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

ID:21641483

大小:591.69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8-10-19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_第1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_第2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_第3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_第4页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全)-兰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咨询心理学》学心理兰会目录1概述2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3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5婚恋、家庭心理咨询6性心理咨询第六章咨询心理学历年分数所占比例1、本章考题出现在三级第一张考卷《理论知识》中。2、占分比例:单选多选总分三级202二级202代报名公告需要代报名学员,在支付课程费用以后,将自己的姓名、电话、常用电子邮箱、报考地区和级别,百度账号,报课日期发邮件至tjsmile99@126.com,或者直接联系QQ:1520878977。第一节概述[章节知识]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简史与现状第二单元:心理

2、咨询的基本概念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略)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略)[考点]1、心理咨询的起源2、咨询心理学的贡献3、心理咨询的定义(罗杰斯、陈仲庚)及职业定义4、职业定义的内涵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简史与现状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第一单元心理咨询专业的诞生与发展(一)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1896年《临床心理学》;(二)发展的促进因素:社会现实的需求;自身方法学的发展;(三)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规定了正式的理

3、咨询专家培养标准;1954年,美国20余名心理学家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四)咨询心理学的贡献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帮助个体与环境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简史与现状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一、心理咨询的定义(一)罗杰斯(C.Rogers,1942):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二)陈仲庚(1989):心

4、理咨询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些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待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的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三)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四)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1年8月):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帮助”的含义: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解除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者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简史与

5、现状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略)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略)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章节知识]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略)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观点(略)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略)[考点]1、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2、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观点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理论观点。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

6、论观点《精神分析引论》《过失心理学》—过失《梦》—梦《神经病通论》—神经症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性学三论一、分区观点心理结构的深层心理结构的表层冲动本能欲望深层心理学二、结构观点本我——人格的生物面“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本我”要求毫无遮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人格的心理面“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自我”履行个体保存和适应环境的功能;“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人格的社会面“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超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遵循道

7、德原则;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力量达到平衡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人格的心理面遵循现实原则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人格的社会面遵循道德原则三、动力学观点动力学观点性本能—种族延续的本能;营养本能—自我保存的本能;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力比多”: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同时促进心理发展核心内容四、发展观点1、口欲期(0~1岁):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2、肛欲期(1~3岁):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3、生殖器期(3~5岁):此期儿童性生理

8、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性需求的满足来源于对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4、潜伏期(5~12岁):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外部世界。5、生殖期(12岁以后):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