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

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

ID:21646058

大小:2.33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0-19

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_第1页
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_第2页
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_第3页
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_第4页
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江卫生系统应急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江县卫生系统应急培训2014年5月1内容一、疾病监测二、传染病监测三、疫情报告与管理1.传染病疫情报告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一、疾病监测3中国疾病监测发展史30年代陈志潜教授在河北定县进行小范围的流行病学监测1950年建立全国疫情报告系统1978年何观清教授提出建立综合疾病监测点,收集人口、出生、死亡(包括死因)、传染病以及计划免疫措施等资料,试图通过监测点资料来确定疾病模式,发现主要卫生问题。全国共71个监测点1989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重新组建监测系统,称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全国共145个监测点。4中国疾病监测发展史80年代以后相继建立了单项传染病监测系统,如流脑

2、、出血热、钩体病、流感等。1995年建立了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1986年建立了医院监测系统。90年代建立和完善了慢病监测系统。2004年建立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5疾病监测的概念疾病监测,也称公共卫生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给一切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为公共卫生服务。6国际疾病监测传染病:WHO将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五种疾病列为国际监测的传染病。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非传染病:包括出生缺陷、职业病、流产、吸烟与健康,还包括营养监测、婴儿死

3、亡率监测、社区和学校健康教育情况监测、围产期监测以及食品卫生、环境、水质和医学气象监测等等。7监测目的估计人群中疾病发生的频率与人、时、地分布动态监测疾病的发展趋势通过长期监测资料分析,通过现患率、发病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找出某病的高、低危人群组,为制定措施提供依据估计疾病蔓延,尤其是传染病蔓延危险因素验证传染病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从而更准确地预测为制定控制策略确定优先突破点为充分地社会服务,制定合理干预措施和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信息。8监测方式有2种人群监测还是哨点监测主动监测还是被动监测9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被动监测: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

4、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passivesurveillance)。如法定传染病报告被动监测。主动监测: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activesurveillance)。如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按照统一要求对某些重点防治的传染病进行的疫情搜索,则属于主动监测的范畴。主动监测的质量明显优越于被动监测10常规报告:指国家和地方的常规报告系统。主要由基层卫生人员开展工作,如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特点报告的病种多,报告的范围广,覆盖面大,漏报率高,监测质量低。但作为一种很普遍的监测技术,常规报告仍然能够获得一些重要的、有价值

5、的信息。11传染病监测图例12哨点监测: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在经过选择的人群中用标准的内容和方法开展监测,称为哨点监测。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是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由设在各地的监测哨点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如我国的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对吸毒、性病门诊就诊人员、长途卡车司机等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可以大致了解我国艾滋病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13症状监测:也称症候群(综合征)监测。是指通过连续、系统的收集和分析特定疾病临床症候群的发生频率的数据,及时发现疾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异常聚集,以及对疾病(生物恐怖袭击、新发传染病、原因不明疾病及其他聚集性不良公共健

6、康事件)暴发进行早期探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监测方法。是诊断前症状的信息,不是疾病诊断。早期预警系统、前驱症状监测、暴发探查系统、生物监测系统、健康指征监测等均属于症状监测。14二、传染病监测15传染病监测(surveillanceforcommunicabledisease)是公共卫生监测的一种,它是指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过程中,系统、连续的收集与传染病相关的资料及影响因素,并将这些资料应用到传染病防治及防疫措施评价的过程。传染病监测制度是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监测可以使人们及时掌握传染病发生及发展趋势,可以在其流行前及时制定、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传染病带来的

7、危害,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6传染病监测工作的范畴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即了解人口、出生、死亡、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准、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的情况,我国综合疾病监测点的优点在于此。搞清这些基本情况后,可为监测各种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奠定基础。监测传染病在人、时、地方面的动态分布,包括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监测人群的易感性监测传染源、宿主、昆虫媒介、传染来源的情况.监测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及耐药情况。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传染病流行预测1718监测信息保密除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发布传染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