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ID:21649428

大小:2.7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0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1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2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3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4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丁男披甲,丁女传输”: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男子力耕不足饷粮,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秦朝的刑法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处罚,而且一人有罪,家族

2、邻居都要受牵连,每年被处以各类刑法的人多达100多万。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残酷的刑法一、秦的暴政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文武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指鹿为马无道暴秦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苛二世更残暴怎么办??!!伐诛秦末农民起义——前期:陈胜吴广起义后期: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首次农民起义)教你一招

3、经过时间地点人物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二、陈胜吴广起义渔阳渔阳大泽乡大泽乡大泽乡大泽乡陈(张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间:地点:领导人:原因:经过:结果:意义: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起义军失败,陈胜、吴广被杀害。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秦朝的残暴统治戍边遇雨误期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讨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

4、,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巨鹿大战约法三章公元前207年秦向刘邦投降,秦灭亡项羽刘邦起义后期:——项羽、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1、是谁推翻了秦的主力?2、是谁灭了秦朝?楚汉之争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乌江垓下鸿门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咸阳刚愎自用,依赖武力,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善用人才,势力壮大。

5、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揽民心。项羽刘邦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战争目的代表阶级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战争性质反抗秦的暴政农民阶级帝位之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农民战争秦朝的暴政农民起义前期后期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西汉的建立被镇压灭秦朝楚汉之争课堂小结1.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A.赋税、徭役繁

6、重B.刑法苛严C.争夺皇位D.秦二世的黑暗统治2.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起到激励人们斗志的作用。下列哪一口号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A.杀人者死,作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福兮,祸之所伏3.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课后检测C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