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

ID:21659981

大小:63.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_第1页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_第2页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_第3页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_第4页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予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加强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对2014年9月一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尿毒症患者94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透析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各47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出现低血压、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更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评分均取得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提升(P[关键词]糖尿病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中图

2、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6)10(b)-0197-02尿毒症属于一种较严重的不可逆性疾病,患者一般在确诊后要求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通过这种不间断的肾脏疗法避免肾脏功能衰竭加重。在此过程中患者可能由于对自身病况认识不足、长期治疗、疾病所带来的消极情绪等,导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风险增高[1-2]。因此有必要针对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帮助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积极心理状态的形成和生活质量提升。传统的护理干预只是单纯停留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方面,在心理干预和透析中护理方面存在考虑不周现象。该次研宄

3、旨在通过采取随机对比试验,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具体效果,以便总结有效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对2014年9月一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尿毒症患者94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透析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各47例。所有入选者均经查体后确诊为糖尿病尿毒症,无误诊病例或透析禁忌证者。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7.48±3.09)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4例、23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58.23

4、±4.96)岁。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调整合适透析指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透析前:对首次透析的患者做好心理安慰,通过详细说明血透的操作方法和预期疗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避免由于对病情的未知导致不良情绪产生;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以便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不良情绪进行合理排解,可合理运用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2)

5、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说明患者的病情和现状,并告知多与其沟通、帮助维持患者心态平和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社会支持;(3)透析中:建立血透血管通路后,确认管道是否固定良好,是否对患者的行动产生影响,指导患者维持安静状态、情绪平稳,并在透析刚开始时调整血透速率较慢,一般维持在50mL/min,随后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临床表现适当加快,一般在20min后血透流量达到200mL/min;维持该流量观察一段时间,如无异常则设置对应的报警阈值;(4)并发症预防:动静脉瘘是血透的重要管道,若未予以合理干预则可能导致感染或血肿。故在血透完成后需注意在拔针的第一时间以无菌纱布进

6、行按压,并维持适当力度用纱布加压包扎,在加压15min后需放松,避免由于长时间压迫而导致瘘管堵塞,避免血肿;在透析结束Id后,用热毛巾对穿刺部位予以湿敷,每次湿敷0.5h,2〜3次/d。透析低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在护理时应注意根据患者病况调整护理措施,若患者无明显脱水症状,则在透析初期保留透析管道中的预充盐水,避免血容量下降过快,若白蛋白含量低则在透析时应注意同时补充白蛋白;同时所有患者避免在透析过程中进食,避免由于内脏血管扩张引起的血流量增加而导致低血压风险上升。还可酌情予以低温透析,通过对皮肤的低温刺激引起血管收缩,预防低血压。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

7、况,包括低血压等,若发现在透析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平均动脉压低于4kPa或收缩压低于12kPa,或患者表现出乏力、呕吐、肌肉痉挛、面色苍白等低血压症状,则可判定为低血压。统计两组的死亡病例数量,同时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分,包括营养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三方面;自制满意度量表(百分制),在患者意识清醒、病情稳定时进行调查,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9.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x土s)表示,组间对比分别予以x2检验和t检验,当P两组患者均予以半年随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