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

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

ID:21673096

大小:170.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20

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_第1页
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_第2页
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_第3页
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_第4页
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实验高效复习探讨河北玉田一中李树余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在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10年高考实验题地位又进一步加强,07年20分占13.3%,08、09年高考实验题分数为24分,占全卷分数16%,2010年考试大纲规定实验题18分,占全卷分数18%,实验题早已经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高三物理实验复习的成功与否,是高考能否制胜的关键之一。然而,从每年高考得分统计结果看,实验题得分情况并不理想,07年得分率0.56,08年0.58,09年得分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实验重视不够,缺乏研究。本人对实验复习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2、不妥之处,乞请各位同行指正。一、实验试题的特点(1)、均为电学+力学的考试模式,不回避往届曾经考过的实验。05年研究热敏电阻的的伏安特性曲线;08年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08年用钩码小车探究“动能原理”,09年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连续两年考查同一知识点。(2)、注重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07(广东卷)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多用电表的使用。08电表的使用,打点计时器使用,09年电表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3)更加关注实验的“过程”的考查。如实验的操作过程、数据的处理过程、误差的分析过程、实验结论的认证与评价过程、规律的应用过程、理论的探究过程等。07、

3、08、09三年完善实验步骤、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做出正确判断成为必考内容。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要求,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符合考试院提出的重点区分做过实验与没有做过实验的差异。(4)、重现实验情景,源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命题者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实验情景,致力于通过纸笔型的考试考查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以将做过实验的学生和没有做过实验的学生区分开来,对实验原理、仪器、基本操作不熟悉将难于完成实验题已经跳出课本分组实验的范围,出现了迁移类实验、应用型实验和探究类实验,但从09年看有进一步贴近高考大纲

4、所列实验的趋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变化、拓展和延伸。(5)、DIS系统和光电门、传感器以及简单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是近年高考实验题的新动态,07年广东卷、09年全国卷均有涉及,要引起重视。二、对我们的启示(1)、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很多试题只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考查内容,但基本原理与方法没有改变。(2)、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掌握实验过程数据的收集、数据段处理方法、如何得出实验结论、如何较小误差等最基本的实验思想。适当作合理的变通和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

5、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三、2010年预测(1)试题难度2010年命题能力立意的原则不变,但如果保持平稳过度的话,平均分仍然定在0.6左右,试题难度不会大,不会超过以往试题难度,或有所下降。(2)考查内容仍然以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处理、根据得出结论做出评价为主线。重点力学围绕长度、速度、加速度展开,(力学中围绕这三个量结合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电学围绕电阻的测量(结合欧姆定律)展开。前三年高考均是如此。四、2009届实验复习备考策略1、第一轮实验随章复习(重在基础)学会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

6、基本的实验技能2、第二轮复习阶段实验作为专题复习(重在总结)专题一物理实验考查内容及考查方式(怎么考)专题二不同的物理量如何测量(怎么测)专题三数据收集及处理的常见方法(怎么算)专题四如何减小误差(怎么准)专题五如何解答迁移型实验(怎么变)3、第三轮复习、开放实验室、再次熟悉实验器材三轮复习方法1、第一轮复习阶段实验随章复习第一轮实验复习,立足知识表中基本实验一一过关,覆盖《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所有实验。每个实验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误差分析“五步”进行。争取人人过关,尤其是有希望考取本科以上的学生。具体要求如下(1)要熟练掌握:实验目的和实验原

7、理;原理是灵魂,目的是方向,而仪器的选择,步骤的排列要符合原理(尤其电学实验,明白了原理,对仪器的选择、电路的控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2)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①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②操作步骤(特别是容易遗漏和出错的重要步骤),③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包括平均值法和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和误差分析,对实验结论做出评价,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第一轮复习阶段实验随章复习注意:以上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数据收集与处理、这些知识一定要注重细节,不能走过场,停留在理论上。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数据收集与处理(图像斜率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