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

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

ID:21673459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_第1页
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_第2页
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_第3页
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_第4页
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1969年,随着美国4台计算机联X的成功,X络悄然来到人间。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存在,X络的诞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里仅就X络引发的有关哲学理论的一些问题做些思考。1.X络世界的性质如何界定,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众所周知,X络世界是建立在以卫星、通讯光缆、计算机等大批设备和电视节目、科学或商业数据库、图书资料等大量信息以及各种应用系统和软件等基础之上的新生事物。卫星、通讯光缆、计算机等设备无疑是物质性的东西,但电视节目、科学或商业数据库、图书资料等大量信息以及各种应用系统和软件等则属精神现象也应无疑。那么,对这个由物质和精神两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新生事物的总

2、体性质该如何界定呢?有人认为,应当从两种因素在X络世界的构成比例来判断,哪种因素占的比例最大就归属哪种性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不是把上层建筑基本上定为思想关系了吗?在X络世界中,精神因素所占份量应该最大,作用也应该更强,因此,不妨说,X络世界就是一个精神世界。这样一来,未来的人们面对的将主要是精神世界。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否应该加以修改呢?如果不,那又该如何理解未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呢?本人认为,上述意见值得商榷。虽然X络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是光彩夺目的精神画卷,但这并不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统一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

3、多样性统一的物质世界,同时还指出,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实践的世界。X络世界的出现正是人们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高水平的实践层面上的劳动结果。而实践本身就内在地包含在物质范畴之中。列宁曾经强调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一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1]列宁这段话的确切内涵是:其一,作为客观实在,物质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其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范畴作为客观实在的标志,是包含人类实践活动在内的,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本

4、身就体现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由此可见,未来世界仍然是物质世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永远不会改变,只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展。X络世界的产生不仅没有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相反,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理论。2.X络世界的出现是对人本质的异化还是实现了人的本质有人认为,X络世界的出现使得人一人的交往变成了人一机交往,这样一来,人一人之间交往的人性化、情感化、体触化将被物性化、媒介化、荧屏化所取代。因此,人的情感性必然受到压抑和削弱,从而导致人的本质继工业社会以后又一次被异化。另外,X络世界的出现,使人整日足不出户,必然使人的一些生理功能趋

5、于退化,如腿部的运动功能等。再有,如果人们都是通过荧屏与他人交往,这就很容易加剧性格内向者的孤独。因为,在人一人的交往模式下,性格内向者迫于日常的人际环境,不可能避开人性因素的影响。上述意见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第一,我们必须看到,X络世界的出现,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人们的劳动时间,使人们的空闲时间大大增加,这显然对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时间保证。第二,在X络世界中,人不是退却到事物的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人不单是客体而主要表现为主体。第三,X络中的多媒体世界为人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享受。在这

6、里,人们可以欣赏精美的图画和优雅的音乐,可以感受激烈、刺激、惊险的动感游戏,可以随时找到聊天解闷的伙伴。这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显然是大有益处的。第四,X络世界的出现固然使一些人减少了人一人交往的机会,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一人交往,只不过是在人与人之间原有的单一交往模式中增添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罢了。况且,这样交往方式一旦深入,人们之间就会冲破荧屏的局限,进入体触式的人一人交往的状态中,现实生活中X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聚会、X上恋情的现实化发展都是最好的例证。最近,一项旨在研究因特X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的最新实验表明:因特X能够推动社区参与、扩大并增强邻里与家庭关系,有助于维系与远方

7、朋友及亲戚之间的联系。因此,从主流上看,X络世界的出现应该是人本质实现的一个新阶段,而不是人本质的进一步异化。3.X络世界的出现能否引发新的社会革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历史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上生产力的每一次大的发展都导致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而每一次历史进步往往又都伴随着社会革命的发生。据此,有人提出,精致铁器取代粗制铁器导致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蒸汽磨取代手推磨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那么,计算机取代工业机器会不会导致新的社会革命呢?如果会,现在不管是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