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

《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

ID:21716404

大小:1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4页
《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胶体的本质特征及应用》教学设计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孙奇誉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从微观结构和微观原理解释宏观现象。(2)通过设计实验分离泥水、Fe(OH)3胶体、CuSO4溶液,验证浊液、胶体、溶液的分散质粒径大小关系,提高学生实验探究水平,构建科学探究方法和步骤的模型。(3)通过对比并分析不同浓度豆浆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4)通过对比同种分散质不同聚集状态下的不同性质,让学生用动态的观点分析物质性质,从不同视角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5)通过拓展纳米科技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新技术、新材料在生活中的

2、应用价值及未来广阔的应用前景,形成社会责任感。2.评价目标本节内容位于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定为水平2(理解水平),即面对新的简单情景,能够运用多个化学知识、技能、观念和方法解决结构适中的问题。(1)通过收集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诊断并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和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的认知水平。(2)通过对丁达尔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从微观结构解释宏观现象的水平;发展学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认识。(3)通过设计并实施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方案,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4)通过分析物质不同聚集状态呈现的不同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的问题意

3、识、科学精神。(5)通过课堂收获总结,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积淀与学科知识相关的文化底蕴。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作为高一入学新生,学生相关化学知识储备不足,但在初中有基本的物理光学知识基础,为分析胶体的本质特征奠定了基础。(1)能力基础:虽然经过了高中阶段一章内容的学习,但化学学科思维模式和学科素养还有待提高,面对复杂情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所欠缺。(2)心理基础:相对初中化学而言,高中化学知识的难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学生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急需提升其化学学习兴趣。三、教学与评价思路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1.发现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导学【导入】①

4、生活中的几种常见丁达尔现象,【设问1-1】你身边有哪些丁达尔现象?【问题探究1-1】寻找并展示身边的丁达尔现象【总结】大家展示的这些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不同的分散系都是一种特殊的分散系——胶体【板书】胶体【小组代表展示课前学习任务:我身边的丁达尔现象】(播放展示视频)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从生活常识切入,为本节课内容提供宏观现象素材。引出课题“胶体”探究释疑【过渡】大家对“胶体”这一概念有什么疑问与困惑”?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探究释疑2.探究胶体的本质特征【问题探究2-1】置备、检验Fe(OH)3胶体并与其它分散系对比实验现象2-1-1阅读教材P26“科学探究”部分,按照实验步骤制

5、备Fe(OH)3胶体。2-1-2用激光笔分别照射NaCl溶液、CuSO4溶液、淀粉溶液、泥水、豆浆、FeCl3溶液、Fe(OH)3胶体,观察并拍照上传实验现象。2-1-3总结7种不同分散系经激光笔照射后的现象。1.进行实验2.通过互动课堂平台拍照上传实验现象3.总结实验现象①通过制Fe(OH)3胶体,诊断学生针对简单化学问题完成实验操作的水平。②通过比对各种不同分散系的现象,为后续解释胶体本质特征提供分析素材。【过渡】为什么各组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2-2】探究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设问2-2】为什么会出现以上实验现象?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

6、.观看实验视频:“红色绿色激光笔分别照射面粉颗粒的现象”①通过对光亮通路形成原因的微观分析,2-2-1白色的面粉颗粒为什么会变成红色或绿色的小颗粒?这是物理光学中的什么现象?2-2-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阅读教材P27—P28《科学史话》后解释)【总结】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胶体分散质粒径在1nm—100nm之间,而可见光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小于可见光波长,当被光线照射时,胶体粒子使光波发生散射2.小组讨论问题2-2-1和2-2-2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做出解释和预测的水平。②通过对面粉颗粒发光原因的探究,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

7、观结合的角度对物质的变化进行表征。【问题探究2-3】为什么CuSO4溶液、NaCl溶液和泥水没产生丁达尔现象呢?【板书】浊液、胶体、溶液的粒径大小关系浊液:光线发生反射胶体:光线发生散射溶液:光线直接通过1.小组讨论2.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指导学生利用面粉颗粒发光理论模型分析浊液、溶液未产生丁达尔现象的原因,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理论模型解释物质不同性质的原因。【问题探究2-4】浊液、胶体、溶液的粒径大小关系探究2-4-1根据已给仪器,设计实验分离泥水、F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