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

“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

ID:21722499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_第1页
“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_第2页
“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_第3页
“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_第4页
“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研究科技创新能力是一国竞争力的核心,随着科技创新能力对一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被广泛认证,对于一些创新型企业来说,其具有风险成本高、效益产生慢的劣势不足,然而科技创新企业却是一国经济的主要竞争群体,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减轻科技创新企业的税费负担,能够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开支,从而有能力在研发生产上投入更多资金,优化企业成长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近几年,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税收激励政策用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提升国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2012年在上海在全

2、国第一次实施了“营改增”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税收激励政策的重视。从国外相关文献研究来看,主要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来展开对税收激励政策与研究开发(RD)关系的研究。Furman等认为仅研发(RD)投入就能够解释DECD国家之间创新能力差异的90%。其认为RD投入是影响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而对于企业来说,对RD的投入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情况,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对RD投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Bernstein利用1975年至1980年期间加拿大27家公司一组集合的典型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对加拿大RD税收激励措施的研

3、究,认为生产结构法或调整成本法能够被用来分析税收激励措施对实物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支出每增加1美元,会带来高于1美元的新增RD资本。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将科技创新活动内生化,突破了新古典模型假设,这也说明了一国政府能够通过税收激励政策来对本国的RD水平产生影响,刺激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基于此,对税收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一、“营改增”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一)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营改增”的最大优势在于消除重复征税,为企业带来了减税效应,截至2013年

4、6月份,河北省6.18万户“营改增”纳税人中,小规模纳税人占94%左右。“营改增”后,这些企业3%至5%的营业税率将降为3%的增值税率,且以不含税销售额为计税依据,预计税负下降幅度将达到40%。此外,在河北省移交的6.18万户纳税人中,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的有3693户,其中交通运输业1928户,部分现代服务业1765户。“营改增”后,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采购能够被抵扣,打通了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鼓励企业进行先进研发设备的采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可以将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外包,提高了企业的

5、主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营改增”的实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推进科技创新企业的建设税收政策作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为推动技术创新实施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营改增”政策对创新活动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营改增”后,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签证咨询服务的增值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自主创新。2011年,河北省的RD投入仅占GDP的82%,而2012年

6、河北省RD经费投入为245.8亿元,占GDP的0.92%。依据国际经验,RD投入强度在1.0%以下,技术创新处于使用技术阶段。由此可见,“营改增”后,河北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二、“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分析(一)问题的提出自河北省实施“营改增”以来,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的科技发展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税收优惠政策对RD投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RD投入是企业科技创新中主要的投入,也是目前国内外各种技术创新研究文献著作中运用得最多的技术指标。同时,从河北省“营改增”对科技创新

7、的支持作用也可以看出,“营改增”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并推进科技创新企业的建设。因此,为定量地研究河北省“营改增”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运用实际数据和模型,对2004—2013年“营改增”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研究了“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效益情况,为之后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定量参考。(二)数据的选取和由于河北省“营改增”试点时间为2012年8月,试点时间较短,本文按月选取数据,数据选取时间为2012年8月—2013年12月。原始数据均来自河北省统计信

8、息X以及《北京市统计年鉴》(2000—2013年),数据保证可靠性和真实性。研究科技创新与“营改增”后税收之间的关系,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将税收(Y)设为被解释变量;RD经费(X1)、RD人员(X2);专利申请授权量(X3)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三)模型建立将税收值(Y)设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