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

ID:21736684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_第1页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_第2页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_第3页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_第4页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风颂》所体现的雪莱的自由主义【】雪莱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人身的自由,思想的自由。雪莱在追求自由的进程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西风颂》就是一部很好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西风颂》的简单分析,使读者了解雪莱对自由的无限渴望。无论是诗歌的主题、语言,还是意象都是诗人自由主义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西风;自由;诗歌    一、社会背景对雪莱自由主义的影响  在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英国。社会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贵族,资本家和富人,另一个是无产阶级。但是无产阶级力量是很微弱的。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下,工人运动不断。于此同时,英国的

2、浪漫主义文学形成。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诗歌领域形成,因而代表人物多是诗人。抒情诗渐渐的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追求自由成了当时的社会风尚。雪莱的思想也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他希望自己的思想能拥有风一样无人可挡的力量撒向人间。在1819年,英国统治阶级担心工人阶级会效仿法国革命,并推翻已建立的秩序,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的镇压。有着民主思想的雪莱非常支持工人运动,他的自由主义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逐渐形成。因此可以说当时的时代背景是雪莱自由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在《西风颂》中所体现出的雪莱的自由主义  雪莱在1819年意大利的弗洛伦萨附近创造了《

3、西风颂》,于1820年发表。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身处意大利,对当时英国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无能为力。对于这种处境诗人感到十分悲伤;与此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希望他的革命自由主义思想能借助西风的力量传播。在雪莱的笔下,大自然充满了伟大的创造力。诗歌也旨在追求自由,打破一切桎梏,鼓励人民去革命。《西风颂》是雪莱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诗人描述了天空、大地、海洋之间自然奇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西风无限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像西风那样向人类自由地播撒自己的思想。  三、诗歌的主题体现出雪莱的自由主义  《西风颂》共分五节。在第一

4、节中,西风在陆地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落叶,同时又把种子吹入泥土,点出了西风既是毁灭者又是保护者的主题。第二节描写西风在空中扫荡残云,带出了暴雨雷霆。在第三节中,西风在海上劈波斩浪,大显神威,搅醒了沉睡的海洋。以上三节咏风,把西风在陆、空、海上的凛凛威风写得酣畅淋漓。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咏物而抒怀,在第四节中表达了自己愿随西风而舞的心愿,进而在第五节中发出了愿与西风合而为一的澎湃激情。表达自己对自由的热烈渴望和追求是雪莱抒情诗永远的主题。在《致云雀》中,那“在歌声中翱翔,在翱翔中歌吟”的云雀,便是诗人对自由欢乐热情向往的表达;在《云》中,雪莱借“

5、云”的形象,这样深情地歌唱:“我是大地和水的女儿,也是天空的养子,我往来于海洋、陆地的一切孔隙——,我变化,但是不死。”此外像《自由颂》、《自由》等等更是对“自由”的热情讴歌。而在《西风颂》中雪莱把“西风”称作“奔放的精灵”,他写道:“你周流上下四方,奔放的精灵,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听啊,听!”(第一节)但雪莱并不是要做一个无拘无束的“无政府主义”者。应该说,“自由”是崇高的字眼,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一种道德败坏式的随心所欲,它必须建立在一种高尚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上面。在《西风颂》中我们看到雪莱的生命追求是非常高尚的:  如果我是任你吹的落叶一

6、片;  如果我是随着你飞翔的云块;  如果是波浪,在你威力下急湍;  享受你神力的推动,自由自在  ……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  ……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四、《西风颂》中意象体现出的自由主义  第一节,写狂暴的西风如何摧枯拉朽,将落叶扫尽,又将种子吹入土地,等到春天的到来“有翼的种子”,指的是那些靠风力自由传播到远方的种子;“碧空的姊妹”,是指春天清新的东风,诗人将东风称为西风的姊妹“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这其实是自由的号角

7、。在接下来的第二段中,诗人用黑白,红黄的色彩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色彩,同时更让我们看到了枯叶的凋零,展现了旧世界的衰败。用“西风,你让种籽展开翱翔的翅膀”来过渡到第三段,并且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翱翔是人们多么渴望的自由啊。第三、四段与前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暮秋的衰败,新春的生机,在这种由枯到荣的变化中,读者也不得不感叹季节神奇的变幻。恨不得自己成为西风,摧毁衰败,催化生机。因此,诗人在诗的第四节和第五节中渴望化身成为西风,获得跟他一样的自由和力量的感情也就不言自明,合情合理了。  在诗歌的第二小节中,视角又拉向了高空,描绘西风席卷流云的壮观

8、景象。在这节中,诗人用了很多灰色词语,如“垂死”,“挽歌”,“墓陵”,“气魄”,这些词汇和意象的使用,使整个诗歌增添了一种万物肃杀的气氛。它让读者透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