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

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

ID:21758134

大小:7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4

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_第1页
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_第2页
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_第3页
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_第4页
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胡适《词选》看民初词体革新的新诗化倾向适《词选》对唐宋词进行新式标点和新诗体的分行,在凸显意象群的同时,部分破坏了词的完整意境。《词选》的标点、分行等体例上的形式特征,显示出胡适在受西方文学样式影响下的词体革新思想,也表现出在新体诗尝试之初期诗词合流中词的诗化特征。  关键词:胡适《词选》;标点;分行;词的新诗化;意境;意象  :I206.6:A:1672-3104(2012)03?0211?05      民国十六年(1927)七月,胡适《词选》由商务印书馆印行,①该选本不仅在民初数十年间影响极大,对于现代诗

2、词创作都有着或显或隐的影响。龙榆生评曰:“自胡适之先生《词选》出,而中等学校学生始稍稍注意于词,学校之教授词学者,亦几全奉此为圭臬;其权威之大,殆驾任何词选而上之。”[1](332)可见《词选》在当时的影响。胡适该选的价值,除了作为教材之外,还记录了晚清民初词体观念的转变,反映出长短句式对新体诗创作的影响,表现出新体诗与词混沌不分的状态。  一、新式标点与分行  民国八年(1919),胡适在《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一文中,[2](157?174)将句号、点号、冒号、分号四种点断文字的符号归于“点”的符号或句读符

3、号;而将问号、引号等用来标记语句性质种类的归入“标”的符号。在胡适《词选》之前的词集、词选中,采用的是以阕(片,叠)为一整体,阕(片,叠)与阕(片,叠)之间空两格,但不分行另起的方式排列,且一阕(片,叠)之中不分行,不分段,完全成为一个整体,仅偶有依词谱加圈法标节拍的情况。较早给词集加“新式”标点的是清代的丁绍仪,在其《听秋声馆词》中,已经出现了逗号、顿号和句号三种标点符号。丁绍仪的尝试对胡适不无启发,胡适对所选的词进行了分行及标点,这在以往的词选中是不曾出现的。  1919年,胡适新诗集《尝试集》出版,四年后胡

4、适才开始编写《词选》,《词选》中体现出来的不仅是选者的取舍,还有胡适对于古典诗词的“新诗化”创造。通过标点符号和分行等外在形式的附加,胡适在《词选》中对唐宋词进行了“白话化”或“新诗化”的再创造,并作为白话词或新体诗创作的范本。  (一)新式标点  胡适标点词,往往不遵循《词律》,而根据“意义的自然区分和文法的自然区分”来标点词(胡适《谈新诗》),②但文法与语义的联贯性和完整性往往是构成词之意境的重要因素,可在阅读时作一些语气的停顿,不可也不必将这种自然音节的断续、词组内部的顿挫截然区分开来。胡适运用“完备”的标

5、点符号,将这种听觉上的自然区分转化为视觉上的停顿和分隔,严重影响到阅读与理解。如将李清照《声声慢》加新式标点并分行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③  该词七个叠字的运用历来为人称道,运用齿音、舌音的效果营造出细碎凄清的听觉感受,而“寻觅”“冷清”这几组双音节词分隔为“寻寻”“觅觅”“清清”“惨惨”等单纯的叠字,使得该词意境失之殆半。分行造成视觉效果上的间隔和语气的间断,明显消弱了该句的感染力。原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彷徨寻觅不忍放弃,而周遭环境及内心深处的促迫感却重重袭来、层

6、层加深的孤寂感的抒写,通过胡适句读后,词句显得支离破碎而不成片段。  除了句号、逗号、顿号以外,在《词选》中,胡适还采用了各种标点符号,如惊叹号、冒号、问号、      收稿日期:2012?02?15;修回日期:2012?03?18  简介:刘兴晖(1975?),女,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词学.      破折号、引号等。胡适将“意越达得出越好,文字越明白越好,符号越完备越好”的标点原则运用于词的句读,[2](146)将词体之幽隐盱愉、茹而不尽、若远若近的曲婉显豁无遗,词

7、体的美感也在这种求备、求明白的标点中消失大半。  (二)分行  标点符号之外,胡适仿照新诗的形式,将词分行排列。在分行上又显示出较大的随意性,将七字句、五字句分为三四句式、四三句式、二三、三二句式。是否分行,胡适往往更重视视觉上的美感。如选本中所录《思帝乡》: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词在标点、分行后适《词选》对唐宋词进行新式标点和新诗体的分行,在凸显意象群的同时,部分破坏了词的完整意境。《词选》的标点、分行等体例上的形式特征

8、,显示出胡适在受西方文学样式影响下的词体革新思想,也表现出在新体诗尝试之初期诗词合流中词的诗化特征。  关键词:胡适《词选》;标点;分行;词的新诗化;意境;意象  :I206.6:A:1672-3104(2012)03?0211?05      民国十六年(1927)七月,胡适《词选》由商务印书馆印行,①该选本不仅在民初数十年间影响极大,对于现代诗词创作都有着或显或隐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