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

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

ID:21758523

大小:787.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24

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_第1页
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_第2页
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_第3页
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_第4页
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鼻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鼻的应用解剖生理一 、鼻的应用解剖外鼻(externalnose)鼻(nose)鼻腔(nasalcavity)鼻窦(accessorynasalsinuses)一、外鼻(externalnose):外鼻位于面部中央,呈三棱锥体状,由骨、软骨构成支架。1名称:鼻翼、鼻根、鼻尖、鼻梁、鼻背等。2支架:鼻骨骨性支架额骨鼻部上颌骨额突鼻外侧鼻软骨软骨性支架大翼软骨鼻副软骨3皮肤特点:鼻根皮肤薄活动,皮下组织疏松外伤后易肿胀。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肤较厚,且与皮下组织及软骨膜粘连紧密,并富有皮脂腺、汗腺,为粉刺、痤疮和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当疖肿

2、炎症时,稍有肿胀,疼痛较剧。4.VV:面静脉颈内静脉V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颅内海绵窦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危险三角区患疖肿处理不当或随意挤压,则有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颅内并发症的危险。二、鼻腔(nasalcavity)鼻腔为一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被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包括鼻前庭及固有鼻腔两部分。1.鼻前庭(nasalvestibule)前界为前鼻孔,后界为鼻内孔,由皮肤覆盖。鼻阈:鼻翼内侧弧形的隆起,也就是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粘膜交界处,也称为鼻内孔。2.固有鼻

3、腔:(nasalfossaproper)简称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由粘膜组成,有内、外、顶、底四壁。(1)顶壁:呈穹隆状。(2)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3)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及犁骨组成。利特尔区(Little’sarea):鼻中隔前下部有丰富的动脉血管丛叫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4)外侧壁:最为复杂的部位,也最具有生理和病理意义的部位。上鼻甲:位置最高、最小,上鼻甲后上方为蝶筛隐窝,蝶窦开口于此。鼻甲中鼻甲:前方有鼻堤,后端的后上方接近碟窦底有一骨孔称碟腭孔。下鼻甲:最

4、大、长、底。前端距前鼻孔约2cm,后端距咽鼓管口约1cm。上鼻道:后组筛窦的开口。鼻道中鼻道:在筛泡和钩突之间有半月裂孔,向前下和外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空间,称筛漏斗。额窦开口于前上端,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间,最后为上颌窦开口鼻道窦口复合体(OMC)下鼻道:前有鼻泪管开口。上颌窦穿刺点:在下鼻道外侧壁,距下鼻甲前端2-2、5cm,近下鼻甲根部,骨壁较薄,血管最少,鼻咽静脉丛:嗅裂(嗅沟):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为嗅裂(或嗅沟)。总鼻道:在该水平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则称为总鼻道。鼻道窦口

5、复合体(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鼻道窦口复合体”。鼻咽静脉丛(Woodruff’splexus):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称为鼻咽静脉丛,常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来源.3、鼻腔粘膜:分为嗅区和呼吸区。(1)嗅区:较小。主要分布于上鼻甲内侧面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小部分延伸至中鼻甲内侧面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面积约10cm2。嗅区粘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构成的一种特异性

6、感觉上皮,即嗅器。(2)呼吸区:大部分为柱状纤毛上皮,由纤毛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每个柱状纤毛细胞表面大约有200-300根纤毛,长约4-6nm,直径约0、3nm其粗细一致,排列整齐。其纤毛的运动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粘膜下层含有丰富的浆液腺和粘液腺,能产生大量分泌物,使粘膜表面复有一层随纤毛运动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毯。下鼻甲游离缘后端,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之间形成海绵状血窦,可反射性膨胀,比正常时大4-5倍,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三、鼻窦(nasalsinuses)(1)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

7、组筛窦和额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者窦口在蝶筛隐窝。(2)上颌窦:鼻窦中最大者前壁:中央最薄并略凹陷称“尖牙窝”,上颌窦手术多经此进入。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比邻,又近翼内肌,可致张口困难。内侧壁:为鼻腔外侧壁的一部分,后上方有上颌窦窦口通入中鼻道,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薄,经此行上颌窦穿刺术。顶壁:即眶底,故眶内与窦内疾病可相互影响。底壁:为牙槽突,与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二磨牙关系密切,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3)筛窦:筛迷路筛骨内,呈蜂房状小气房,每侧10个左右。筛窦以中鼻甲附着缘为界,

8、位于其前下者为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中鼻甲后上者为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4)额窦:位于额骨内,出生时尚未形成。经鼻额管通入中鼻道前端。(5)蝶窦:位于蝶骨体内。第二节鼻腔的生理学鼻腔为呼吸道的起始部位,有呼吸、嗅觉、共鸣等作用。1.呼吸功能: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