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概论

民事诉讼证据概论

ID:21774685

大小:523.7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20

民事诉讼证据概论_第1页
民事诉讼证据概论_第2页
民事诉讼证据概论_第3页
民事诉讼证据概论_第4页
民事诉讼证据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事诉讼证据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事诉讼证据概述孔德鑫1证据概念2证据意义3证据属性4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一、证据概念1.1、不同的观点1、事实说:证据是一种用作证明的事实,例英,边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把证据假定为一种真实的事实,把它看做是一种成为相信另一种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理由的当然事实”2、根据说:把证据界定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3、材料说:把证据界定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4、统一说:证据是证据内容与证据形式的统一5、信息说:证据是关于案情的信息,信息是证据的内在证明力的表现。1.2、教材定义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也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

2、件事实的根据。《民事诉讼法学》谭兵、李浩主编,第二版,法律出版社1.3、两种主要观点及评析事实说:持这一观点的人基本都认为: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也就是说证据要证明案件事实,证据本身也是种事实。根据说:“司法机关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正确处理案件的根据”。杨荣新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判断:“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对事实说的怀疑:根据汉语词典,“事实犹言实事”而“实事则为真实不虚之事”,强调民事证据是

3、事实,实际上是强调民事证据的真实性。但是民事证据,并非完全都为真实。对根据说的怀疑:证据只是定案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未被法院采信的只是证据材料,而非证据,有人为的刻意分割的嫌疑。这中说法会导致自我矛盾。一审法院将某一证据材料排除在证据之外,没有作为定案根据时,该证据材料不是证据。随着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采信了该证据材料,并作为改判依据,该证据材料就又是证据了。其次是学理和立法的矛盾:举证、质证、认证是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他们的对象都是证据,参见民诉法第67、69、71条。如果说只有法院作为判决依据的才是证据,而当事人

4、提交的和法院依职权搜取的只是证据材料,质证和认证就无从谈起。1.4、个人接受观点民事证据是民事诉讼过程中的证明根据。《民事证据理论新探》韩象乾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p25首先民事证据是一种根据并非一定是实事,也就是不强调证据的真实性,只要是当事人提出的用以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的一切材料或者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材料都是证据。其次,民事证据是一种证明根据,而非仅仅是定案的根据。也就是说,只要该材料进入民事诉讼程序。不管他最终有没有被法院采纳作为定案依据都是证据。既使当事人提出的是虚假的是伪造的。但是当事人将其作为证明自己诉

5、讼主张的根据,因此它也是证据,只不过是一种主张证据。根据这种观点,可以把民事证据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主张证据,本案证据,定案证据。主张证据就是最广义的证据。是当事人提出的或者法院依职权调查搜取的一切用以证明事实的材料,其功能仅仅是“去”证明,而非“能够”证明。本案证据,经过当事人在法庭上的相互质证后,肯定会有一部分被删除掉,具有证据能力或者说证据的基本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下一节会讲到)的那部分证据就会保留下来,这一部分证据具有可以供法官采纳的资格,也就是本案证据。定案证据,就是,最终由法官所采信的作为判决依据的证据。

6、二、证据意义——不言而喻“民事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民事证据理论新探》韩象乾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p21“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第一:是当事人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的武器。想胜诉就必须拿出支持自己诉求的证据第二:法院查明案件真相的手段法院的裁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定事实的依据就是证据,离开了证据空谈事实就毫无意义。第三:证据是使裁判具有公信力的基础三、证据属性客观性:民事诉讼证据本身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虚构的、捏造的关联性: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实事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直接联

7、系也可以间接联系。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和提供,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1.1、三属性的基本含义《民事诉讼法学》谭兵、李浩主编,第二版,法律出版社p161-162页。第一个问题:三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问题(证据本来就该这样),还是证据的采纳问题(这样的证据是否应该被裁判者采纳)?在实务中我们讨论证据三性的时候,一般是判断某一证据能否被采纳,很少有说这是证据的属性的。第二个问题:假设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就是证据属性的范畴,他们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1.2、对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提出的问题1.2.1、客观性是证据

8、的属性还是采用标准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证据必须是客观的、可靠的,否则就没办法认定案件事实,但是,我们无法从程序开始之始就就可以检验证据是否客观真实,这项工作是交给法官来完成的,是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反复斟酌才能发现证据与案件片段或案件整体的关系,并形成内心确信来认定案件实事。在案件事实被认定之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