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

ID:21781343

大小:456.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_第1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_第2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_第3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_第4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2.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地貌类型的成因。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1)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搬运、________和固结成岩等。(2)主要动力来源:流水、风力、冰川、波浪等。(3)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________。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侵蚀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__

2、__________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____________内力抬升、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千沟万壑。(2)沉积作用:a.大河中下游地区地壳下沉、泥沙沉积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b.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________,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有利影响:修建梯田,____________等。2.不利影响:毁林开荒,____________等。【探究1】理解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阅读下列材料,课前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3、风化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按性质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类:①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受热膨胀、冷却收缩,使岩石产生破裂,天长日久,岩石由大块变为小块,小块变成细粒;②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产生氧化和分解,例如长石经过风化后形成高岭土,成为良好的陶瓷原料;③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指植物根系对岩石产生机械破碎、微生物对岩石的生物化学作用。这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同时同地进行。【思考】风化作用

4、的因素有哪些?风化的对象是什么?产生什么结果?有什么意义?6材料二:侵蚀作用  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产生的破坏过程,称为侵蚀作用。湿润地区,流水的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干旱地区,风沙作用显著,含沙气流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思考】侵蚀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侵蚀的对象是什么?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材料三: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产物,通过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将物质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实验证明,流水推动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河床坡度愈大、水流速度愈快,搬运能力愈强。【思

5、考】搬运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搬运的对象是什么?搬运的作用是什么?材料四:沉积作用 和 固结成岩作用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经流水等外力搬运途中,因流速、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使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一般说来,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形成的沉积物有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现象,称为沉积物的分选性。这种情况以河流沉积最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要待冰川融化时才沉积,所以冰碛物大小不分地混杂在一起;山洪爆发,因水流速度大,泥沙石块俱下,河流一出山口,流速

6、很快降低,所以沉积的物质也是大小混杂在一起的。地壳中的岩石,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过程和改造,通过侵蚀、搬运又在一定环境下沉积,再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岩石,这一过程叫固结成岩作用。例如,沉积岩中的砂岩、页岩和砾岩等就是这样形成的。【思考】影响沉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沉积的对象是什么?沉积物质的规律是什么?【规律总结】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作用因素作用过程对地貌的影响6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

7、”型谷,坡面流水使坡面地表破碎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沉积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逐渐沉积起来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河流入海口形成。风力作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岩荒漠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堆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探究2】流水

8、侵蚀与流水溶蚀的区别(以云南石林和长江中下游为例)?【探究3】移动沙丘和固定沙丘的区别?【探究4】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分别发生在什么地区?【练习】6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2.该地形的成因是()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