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城市与农业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

ID:21785889

大小:24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4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_第1页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_第2页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_第3页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_第4页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引言: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在其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欧洲和别处一样,城市在创立和成长过程中都遇到同一个问题:城乡分工。这一分工从未得到明确的确定,始终下不了一个定义。……沙漏可以翻个儿:城市使乡村城市化,乡村也使城市乡村化。……事实上,城市和乡村从来不会像水和油一样截然分开:同时兼有分离和靠拢,分割和集合。更何况,直到十八世纪,甚至大城市里也保留某些农村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中有牧人、乡村警察、农夫、葡萄种植者(在巴黎城内就有);城市在城墙内外拥有一批菜

2、园和果园;有的城市,如法兰克福、沃尔姆斯、巴塞尔、慕尼黑,还有更远的地方拥有三年轮作的耕地。中世纪的乌尔姆、奥格斯堡或者纽伦堡响彻连枷声;街上任意养猪,街面变得泥泞,肮脏不堪,行人过街需要踩高跷或从一头到另一头搭木板。每当交易会前夕,法兰克福居民便勿忙在主要街道铺上麦秸或刨花。谁能相信,1746年威尼斯还有必要禁止‘在城内或寺院里’养猪?”[1]布罗代尔还提到了小城市的情况,它们刚从乡村生活中脱颖而出,其农业化程度更高,甚至可以说是“农村城市”,这些城市中出产有葡萄、葡萄酒、小麦、油、肉一类的农

3、产品。[2]欧洲的城市如此,中国的城市似乎也不例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工商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进而导致在行政区划上出现了城乡分治,在户籍管理上也出现了城镇居民的“坊郭户”和农村居民的“乡村户”,城乡似乎已截然分开,这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影响直到如今,已有上千年。但宋代城市中还有相当的农业成份,城乡居民的身份也并没有因为职业而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一)城市中的农业状况1、皇家园林和私家花园中的农业。先从一则诏书说起。宋元丰七年(1084

4、),诏:“旧制,荐新米麦之属,皆取于市,今后宜令玉津、琼林、宜春、瑞圣诸园及金明池后苑供具,其所无者,乃索之杂买务。”[3]荐新是宫廷中一年四季十二个月都要举行的大礼,主要内容是以新收获的五谷和其它时鲜果品等祭献祖先和神灵。杂买务是官方的一个采购机构,“掌和市百物,凡宫禁、官府所需,以时供纳。”[4]以前,宫廷和官府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包括粮食等等物资,都是通过杂买务从市场上去采购的。为了表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用于荐新的物品贵在新鲜,而从市场上采购的物品难以保证。皇祐三年(1051),太常寺王洙

5、言:“每内降新物,有司皆择吉日,至涉三四日,而物已损败。”用已损败的物品来荐新是有违礼制的,元丰元年(1078),宗正寺奏:“据太常寺报,选日荐新兔、藷藇、栗黄。今三物久鬻于市,而庙犹未荐,颇违礼意。”[5]为了确保新鲜,元丰七年,发布诏书宫廷和官府所需要的用于荐新的粮食等物资,首先应该由玉津、琼林、宜春、瑞圣诸园苑及金明池后苑提供,没有的才要求杂买务购买。由玉津园等所提供的粮食等项物资,在来源上和杂买务提供的物资有所不同,杂买务提供的物资取自市场采购,而玉津园所提供的物资则是自己生产。玉津园等

6、都是当时的皇家园林,也是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宫廷和官府的需要所进行的生产,构成本文所说的城市农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虽然用于荐新的物品数量不大,但种类较多。《开宝通礼》所载,凡五十余物。景祐二年(1035),定为28种,包括春孟月荐蔬,以韭以菘,配以卵。仲月荐冰,季月荐蔬以笋,果以含桃。夏孟月尝麦,配以彘,仲月荐果,以瓜以来禽,季月荐果,以芡以菱。秋孟月尝粟尝穄,配以鸡,果以枣以梨,仲月尝酒尝稻,蔬以茭笋,季月尝豆尝荞麦。冬孟月羞以兔,果以栗,蔬以藷藇,仲月羞以雁以獐,季月羞以鱼。这28种之中

7、,除了冰和来禽、雁、獐等野生动物之外,大多都是农作物和牲畜。值得注意的是这28种都是“京都新物”。[6]也就是说是京都本地所产。京都新物又是产自何处?从这则诏书可知,至少自元丰七年开始,用以荐新的“京都新物”系来自玉津、琼林、宜春、瑞圣诸园苑及金明池、后苑。后苑等皇家禁地原本是赏花游玩之处。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三月十五日诏宰相、近臣后苑赏花,第二年之后,即雍熙二年(985)后苑赏花便成为礼制。每年的暮春时节,都在要后苑赏花,三馆学士都必须参加。[7]一些文人学士,往往视有幸在后苑赏花为殊荣

8、。园苑除了具有一般园苑所具有的供人游玩的特点之外,农业在其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作为一个国家职能部门,从有关的职官设置便可以看出其机构的性质。玉津、瑞圣、宜春、琼林四苑园,由主管农业的司农寺负责,“掌种植蔬莳以待供进,修饬亭宇以备游幸宴设。”[8]也就是说,四园苑在提供游玩的同时,还负担有农业生产,提供农产品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加强对园苑的管理。仁宗天圣三年(1025)三月,臣僚有这样的议论:“宜春、琼林苑、玉津、瑞圣园,有殿宇、池亭、田土及管下小园池至多,全籍干力使臣监领。近年多是皇亲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