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

ID:21789601

大小:1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_第1页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_第2页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_第3页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_第4页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_第5页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_第6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小学语文课本中戏剧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聂荣才苏教版教材中的戏剧只有两篇,分别是四年级下册的《公仪休拒收礼物》和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戏剧文学是供戏剧舞台演出使用的蓝本,受到舞台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矛盾的尖锐性、台词的个性化和时空的集中性。基于这样的文体特征,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戏剧教学有如下教学价值和设计要领。一、教学价值分析1.了解戏剧基本常识,产生阅读兴趣相对而言,中国对戏剧教学是比较淡化的,因而学生对戏剧比较陌生,缺少阅读的基本方法,缺乏基本的戏剧常识。但这些戏剧常识是学生阅读戏剧剧本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舞台

2、感的基础。对戏剧基本常识的了解,是潜藏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的。戏剧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产生阅读戏剧文本的兴趣。戏剧的基本常识有很多,例如戏剧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等;戏剧的语言包括舞台说明和人物语言(即台词)等。《公仪休拒收礼物》就是一个独幕剧,课文文本直接呈现了戏剧的一些基本常识。学生在阅读时会感受到与其他文体明显的不同,从而产生新奇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兴趣。2.赏析个性化语言,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戏剧是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不同的剧本其语言特点是不一样的,话剧的语言侧重于生活化,戏剧剧本语言则更重于文学性。俗话说:言为心声。戏剧是用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化的语言、别有

3、深意的潜台词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对剧本语言进行赏析的同时也就对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感受。因此,戏剧教学必须在赏析个性化语言中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负荆请罪》中廉颇的语言就很有个性,耐人寻味,尤其是“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这句话中的“老迈昏庸”很有内涵: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带兵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可能是个老迈昏庸的人。他这样谦逊的说辞就是为了表示自己认错的诚意,勇于改错的形象跃然纸上。3.演绎角色,体验“舞台感”戏剧教学应该在戏剧艺术和语文教学之间寻找到黄金平衡点:既要体现“语文”特征,又必须考虑舞台艺术的特征,营造“舞台感”。舞台感是戏剧演员特有的舞台创造感

4、觉,是戏剧演员经过长期舞台艺术实践,对舞台表现规律的感觉和把握的总和。对于舞台感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体验:一是体验作为演员的舞台感:学生亲自参与排练,体验演员的舞台感觉;二是体验作为观众的舞台感:去欣赏剧本,对剧中人物关系的把握、矛盾冲突的欣赏,对情节推进艺术的感受等;三是体验作为导演的舞台感,不仅对演员活动的安排,还有对场景的布置,幕与幕之间的衔接等都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等;四是体验作为编剧的舞台感。二、教学设计要领1.梳理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矛盾冲突由于戏剧内容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一幕与一幕之间,场景与场景的转换,人物在不断变化,以及戏剧的文本形式阻碍了学生对剧本的阅读,使学生对戏剧内容

5、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戏剧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剧中的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矛盾冲突。戏剧人物比较集中,先把人物关系理清楚,对情节才比较好把握。在阅读戏剧时先把剧中人物拎出来,厘清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能说得清楚,对戏剧的内容就基本了解了。另外,学生还必须了解“矛盾冲突”这个基本概念。矛盾冲突揭示了戏剧的深层含义,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表现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矛盾越尖锐才越会有戏,这也正是戏剧惊人的魅力所在。我们以此人手解读剧本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便于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复杂矛盾与人物性格,更便于深刻地理解剧本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人物关系人手理解戏剧冲突。

6、指导学生读剧本时,要让他们了解谁同谁冲突,哪些冲突是主要的;看看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可以从情节人手理解戏剧冲突。戏剧冲突的展开形成了情节,理解情节,也就理解了戏剧冲突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能理解戏剧冲突是因何而产生的。还可以通过理解主题加深对戏剧冲突的理解。戏剧冲突的原因与性质以及主要戏剧冲突都是突出主题的,相应地,我们理解主题也能加深对戏剧冲突引起的原因与性质的理解。例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学生在初读剧本的基础上先梳理剧中有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然后说说他们两个人在讨论什么事情,他们各自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围绕收与不收展开讨论:收,为什么要收?不收,为什么不能收

7、?品读语言,人物形象也就出来了:收与不收的背后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公仪休为官清正)2.演读人物语言,领会“潜台词”老舍说过,“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潜台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才能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戏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挖掘潜台词,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读懂潜台词。分析透了“话外之意”,就能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作品的人物形象。这是深入鉴赏剧本的关键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