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解困之道

宏观经济解困之道

ID:21809422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宏观经济解困之道_第1页
宏观经济解困之道_第2页
宏观经济解困之道_第3页
宏观经济解困之道_第4页
宏观经济解困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解困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宏观经济解困之道当前各种有关房地产、地方债、影子银行方面的宏观经济悲观论调甚嚣尘上。我们对中国经济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本轮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不振;二是国内经济潜在增长率放缓所致;三是我国政府主动调结构、去产能、去杠杆措施的结果。从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并未恶化,而且经过各项改革措施的调整正在为经济再次飞跃积蓄力量。上半年经济缓中趋稳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完成27万亿元,一季度增长7.4%;二季度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2%。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48.5%、

2、54.4%和-2.9%。一是投资回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1.3万亿元,增长17.3%。投资继续呈回稳态势,其中,民间投资13.9万亿元,增长20.1%,占全部投资的65.1%。二是消费增长。消费12.4万亿元,增长12.1%,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消费也在升级,全国X上零售增长48.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X上增长56.3%。三是出口转正。在一季度还是负增长1%的情况下,上半年实现了进出口增长1.2%。其中,6月进出口增速更是大幅提高到了6.4%。上述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着力发挥市场作用效果明显,经济增长更多转向消费而不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此外,CPI保持基本稳定,

3、上半年,CPI上涨2.3%,与政府设置的3.5%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这为进一步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留下了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的46.6%,提高1.3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2%。经济悲观论根源一是房地产问题:房地产低迷是导致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因素。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与周期性的调整给宏观经济带来很大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4、面:其一,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是今年全社会投资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下滑态势仍在扩大。其二,房地产的低迷快速蔓延到了钢铁、水泥和玻璃等上游产业及家电、家具和装潢等下游产业,相关产业表现出明显的同步下行态势。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仅比2009年快,有人担心房地产市场会崩盘导致中国经济崩溃。有人借鉴如日本经验,担心资产价格上涨引发经济泡沫化,有可能危及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悲观论断甚嚣尘上。但综合来看,房地产市场依然有比较旺盛的需求作为支撑并且抗压能力较强,地方政府高度依赖于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有动力而且依然有能力干预市场,因此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可能性很小。

5、二是地方债问题。首先,我国地方债务总量迅速攀升。截至2013年6月,地方政府债务达17.9万亿元,占GDP的33%。其中地方融资平台的相关债务超过10万亿元。债务最高的重庆,债务占其财政收入的156%,即便是最低的山东,债务负担比率也达69%。数据显示,多数地方债期限结构偏短,今明两年部分省份到期债务高达60%以上。其次,地方债务面临期限错配风险。在资金使用上,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成为各省份的主要资金投向(50%-60%),资金使用期限较长,债务期限结构与资金使用期限结构错配问题突出。再次,地方债务面临的是收益与风险错配。地方债面临的债务信用下沉而风险上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收益与风险

6、进一步分离。最后,地方债务风险是债务偿还结构的错配,这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对于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其中,浙江、天津、北京、福建、湖南和重庆六省市承诺以土地出让金偿还的地方债占省市县三级政府债务的50%以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风险上移与国家信用兜底减弱两端挤压,地方财政收入放缓,在贷款和非标融资压缩背景下,融资渠道切换等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地方政府出现流动性风险,进而触发债务风险。三是影子银行风险问题。在总结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时,影子银行成为众矢之的,危机后美国修改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也专门将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问题纳入了监管范围,并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此类业务。我国的影子银

7、行包括理财产品等绝大多数金融业务都在监管范围之内。我国的影子银行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金融压抑,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所造成。这与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为规避金融监管而创造出来的具备巨大风险的影子银行完全是两回事。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所产生的影子银行风险不能成为尚在金融创新和改革起步阶段的我国拒绝金融创新的理由。“三大周期”与“三大陷阱”我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在2009年前后大起大落,但近年来经济增速保持基本平稳。而宏观经济悲观论调多源于“三个周期”叠加。当前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