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D:21814216

大小:48.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4页
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2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廖瑞梅黄肖梅(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二区广东江门529030)【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284-03【摘要】目的探讨经周围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分析42例产生PICC置管后并发症患者的详细观察记录资料,找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42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导管异位,穿刺部位皮炎。经相应

2、护理后均痊愈。结论PICC留置期间的常见并发症大多可以治疗,通过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护理人员的积极干预可极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并减少其损害程度。【关键词】PICC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经周围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因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能留置较长时间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PICC导管留置过程中存在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甚至导致导管留置的失败。木文现对2010年1月〜2012年

3、12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化疗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42例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木组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8〜75岁;其中肺癌10例、胃癌12例、淋巴瘤8例、乳腺癌8例、宫颈癌4例。穿刺部位:贵要静脉31例,肘正中静脉7例,头静脉4例。均选用ARROW公司规格为5F的PICC导管,导管一次穿刺成功率95.24%(40/42),置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为3〜252d。1.2方法对所有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均详细记录于穿刺记录单及护理记录单,对置管后出现的并

4、发症进行统计,并采取奋效的护理措施,对产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减少损伤程度。2结果42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导管异位、穿刺点周围皮炎等,各并发症及其发生例数、置管静脉等情况见表1。表142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情况3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3.1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为PICC导管留置期间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局部出现硬结.其发生与血管条件、导管选择、穿刺水平、活动度有关,其中导管在血管内过度活动、刺激血管壁为主要原因。当置管

5、肢体上举下伸、较大幅度屈肘吋,留置导管与血管壁产生摩擦,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也极大增加。本组的15例机械性静脉炎均发生在化疗周期间歇时段,冇2例患者从事体力劳动,不注意体息。从其发生吋间来看,我们认为可能患者tl常生活中出现手臂活动度过大、对导管的护理也不够仔细、维护方法和吋间也不够正确有关。护理对策:①置管前合理选择导管。在满足静脉输液要求的前提下,导管管径选择应以越小越好。②同一血管穿刺时避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血管壁机械性损伤。送管速度应缓慢而匀速,如遇阻力可调整导管位置再送管,避免损伤血管内膜。置管时正确测量导管所需长度,确保

6、导管尖端在中心静脉内,避免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吋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穿刺后24〜48h内嘱患者抬高置管肢体,做握拳动作。有利于静脉冋流,可减少静脉炎发生。③固定导管吋要充分考虑到置管肢体活动吋对导管的影响,通常采用贴膜将外置导管S型固定.并加弹力网套固定,可达到既透气又便于观测的效果。④出院吋向患者宣教置管侧手臂避免过度活动员,避免提重物。告知静脉炎的各种临床表现,一旦发生及吋冋院处理。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评估后进行护理干预,嘱其抬高患肢。局部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涂或照射红外线(15〜30)min/次,(2〜3

7、>次,dl。本组15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经上述处理3〜4d后均痊愈。3.2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较多。主要为术者置管吋无菌操作失败污染导管装置以及来自患者皮肤菌群迁移或其他部位的感染所致。护理对策:①对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无菌操作的意识和能力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在置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可能发生率。②置管后成经常对穿刺部位进行持续评估,维护人员必需严格执行维护流程,严格无菌技术并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③每24h需更换输液管道1次以降低感染可能。④患

8、者如发生全身感染不能控制吋必需果断进行拔管,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仅为局部皮肤感染吋加强局部护理即可,可予局部涂百多邦并每日换药观察。⑤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告知患者定时维护导管的重要性及了解导管感染的症状,出现不适,随吋回院处理。本组有5例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