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

ID:21838809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_第1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_第2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_第3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_第4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    摘要: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收入呈下降趋势,却承担了大量的事权,地方政府纷纷成立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显现。沉重的债务偿还压力,给中国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从目前经济状况来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解决关键在于后续一系列问题的有效管理。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债务监督  中图分类号:D625;F3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0-02 

2、 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一)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分布不均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地方官员不得不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大量举债,直接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逐年增大。由于偿债压力过高,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借新债的方法来偿还旧债,长此以往,债务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有些地方的政府债务已经是超负荷运转,债务负担非常沉重,容易引发经济和社会问题。(吴聚稳,2009)  (二)地方政府债务监督管理混乱  当前政府债务的种类较多,发行方式也各不相同,难以统计,地方政府管理分散,但

3、却是多个部门融资。各部门间缺少一个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造成了举债主体模糊且分散,管理十分混?y。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管理和举债的盲目性,很大一部分资金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债务资金的投向不科学,规定也不够统一,大部分是根据政府的偏好和官员的需要来投入的。  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系统,信息交流平台不够统一,各部门之间合作不够协调,最终导致信息传递不流畅,无法准确全面的了解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更无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债务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最终造成了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产生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三)借

4、款渠道单一,政府偿债能力低下  从借款来源看,由于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借贷条件十分宽松,融资较为方便,造成地方政府债务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借款渠道十分单一,容易造成风险。单一的银行融资形式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融资的风险较大,目前借债渠道中,银行贷款占债务余额的90%以上,其他渠道很少,增加了还款风险。  尽管各级政府已经把更多资产注入融资平台,但能够还款的资产还是较少,根本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因此无法到期还款,出现了大量的债务,政府无法控制和管理融资平台的资金流向,风险也就大大增加。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  (一)财政管理体制不合理  首先,财权与事权界

5、定不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明确,责任相互交叉,地方政府过多地承担了财政责任。财权,或称财政权限,指政府在取得和管理财政收入方面的权限,主要指课税权和税收征管权;而事权,指处理事务的权力或职权。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共同管理的社会事务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界定却又相当模糊,过于简单和交叉重叠的事权划分,尚不明确的责任构成,都使得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职能错位现象。例如,国防和外交是中央政府具有的事权,提供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具有的事权,二者可以明确区分。而对于一些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具有的事权,比如环境保护,扶贫工

6、程等,它们相互重叠交叉,其事权归属难以判断,由此引发大量政府债务问题。  事权划分呈“金字塔”形,而财权划分呈“倒金字塔”形。地方没有履行事权所必须的税权,享有较少的收入,但却承担了更多的财政责任,财政管理体制不合理,不完善,导致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另外,在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而产生的财政缺口,无法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  (二)地方政府债务监控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各级地方政府没有成立一个统一而有效的债务监管机构,政府债务的监督和管理权限分散于审计,财政,监察等各个部门,而它们之间往往缺乏密切的配合

7、与协调。分散的管理不容易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有一个准确而又严格的把握,无疑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风险。因此,地方债务的监控不够透明和规范,基本上由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自主决策,但实际上,地方部门既没有制约的权力,也没有明确的管理责任。  政府债务在举债主体,举债程序,举债规模,预警机制,债务风险控制方面无法可依。多头融资,分散管理,资金监管制度不合理。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债务资金的投向不科学,规定也不够统一和规范,政府债务循环机制尚待建立。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部门和单位法律意识不强,通过虚假证明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