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

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

ID:2184654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_第1页
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_第2页
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_第3页
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_第4页
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灾后玉树基础教育恢复调研与支教服务2011年暑期,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一行21名志愿者前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进行社会实践,志愿者们对学校,敬老院进行了走访,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时间虽短,但对我们身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的学生来说,这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人生历练。10多天时间,对我们感触很多,启发很多。  1999年,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这对于西部各省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驶向快车道,人才开发、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逐步转变,但是,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其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西部各省由于历史与地

2、理等原因,仍然处于落后状况,我们去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地理位置偏远,平均海拔4000米,山大沟深,耕地稀少,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这里人口79%为藏族,人们基本上处于温饱线以下,2010年4月,受地震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贫困人口反贫率上升。据2009年统计,玉树州各级各类学校192所,在校学生67178人,其中藏族在校生66387人,占总数的98.8%,全州九年制小学12所。各级各类教职工总数2593人,其中专任教师2268人,代课教师1049人。在落实省、州级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方面,共落实生活补助5471.8万元,58271名中小学生销售免费的教

3、科书,落实贫困生助学金27万元,2496名中小学生得到资助。但受2010年4月地震影响,玉树州的教育处在停滞发展甚至退后的发展状态。  调查发现,玉树州的整体教育水平低下,表现在:  1.长期形成的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办学经费缺少。据调查,目前,全县偶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的现象发生,其历史陈欠教师工资仍然很大,其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偏低,缺口较大,许多地方的收费标准较低,其“一费制”中包括了取暖费,而结古镇出于高海拔高寒地区,取暖期高于内地,取暖开支相应增加,再加上学校规模小、布局分散,小学生办学成本、学校运转费用与其他地区相比几乎高出一倍至数倍。最后,地

4、震后的学校危房改造时间较长,资金比较匮乏。  2.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老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结构、素质总体上还不适应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全县受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在不少偏远山区的学校,每个教师带几十个学生,师生比基数很大,而在教师总量稀少的同时,还存在结构性缺编的现象,普遍缺乏汉语、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师,一些专业教师不得不在几个教学点之间巡回上课才能完成任务。其次,由于条艰苦,工资低,这里外来教师的数量很低,本地教师学历较低、知识陈旧,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里信息、文化相对闭塞,仅有的几所学校分布较分散,寄宿条件不能满足牧民愿

5、望,教室内设施简陋,黑板桌凳陈旧,体育活动器材空白,学校普遍没有设置图书馆,学生普遍缺乏教辅材料及课外读物,电脑,电视机,多媒体,投影机等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更是少之又少。  3.牧民收入偏低,除维系生活之外,再承担不了孩子的读书费用。在本地,学校“两免一补”资助面和资助力度都远远不够学生上学家庭负担过重,加之牧民在心态上缺乏融入现代化都市主流之中的足够意识,对下一代的要求基本认识字不是文盲足矣。其对子女的教育成才水平并无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实现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群体和少数民族地区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基

6、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是民族地方经济振新、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针对以上所列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建议省委、省政府、州政府把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关注,由相关部门协调,制定整体规划,整合相关资源和力量,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抓好民族教育的有关政策要落到实处。进一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2.实行倾斜政策,完

7、善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建议省财政依法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偏远地区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纳入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所列经费列入全省财政预算。  3.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布局。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但必须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第一位,小学实行就近入学,科学合理的撤并学校。对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山区牧区,要建立规范的寄宿制学校,改造校舍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等,需要大量资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