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

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

ID:21848795

大小:188.3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5

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_第1页
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_第2页
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_第3页
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_第4页
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灰哔吃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学院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年级2010级学号201024071219学生姓名李惠瑜指导教师陈林君完成时间2014年4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浅谈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创作李惠瑜指导老师:陈林君摘要:新时期前的合唱创作坚持反映时代主题,时代精神,注重民族化。到了新时期后民族化的创作依然是创作的主题,创作题材推陈出新,创作手法纷繁多样,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本文的主要切入点是以新时期以来屮国合唱创作为主线,分别对新时期后八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合唱创作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求其发展

2、历程及走M。?词:新时期;中国合唱;合唱创作引言按照现有的文献记载可把合唱创作的发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新时期前的合唱创作,第二部分则是新时期后的合唱创作。新时期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对合唱作品的要求也跟着提高,合唱更加的深入到大家的口常生活屮。本文就着新时期后的合唱在创作上与新时期前的不同这一点对新时期以来的合唱作品进行分析研宄,得出新时期的合唱创作在题材的创作上不再受到政治的束缚,创作荠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歌曲呈现为百家争鸣的景象。一、各时期合唱作品的分析新时期以来,合唱创作有几个共同点包括:1、合唱作品的题材在创作上不

3、再受到战争的束缚,注重抒发创作者的内心感受。2、作品内容多彩多样,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3、演唱形式不再只是单一的单声部合唱,多声部合唱与混声合唱共同发展起来。(一)80年代的合唱创作简要分析1-80年代前期的合唱创作80年代前期的合唱作品,在题材方面主耍还是以歌颂改革幵放,反映社会各阶层精祌风貌的新变化,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主。例如:张敦筲的《森林口记》、屈文屮的《黄山,奇美的山》、陆在易的《雨后彩虹》作于1982年,于之词,陆在易曲。曲谱见葛顺中、徐武冠选编《中M当代合唱作品粘选》(3),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版。等。《雨后彩虹》是

4、陆在易于1982年创作的女高音独唱与混声合唱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意性极强的作品。这部作品产生于屮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在黑暗后复苏的初期,整部作品注重色彩和意境。该作品以丰富的多声织体、多变的节奏节拍、富有民族调式的手法描写了清新的雨后景象,通过对雨后彩虹的描写和歌颂,将人们在改革开放后的美好心情和对祖国、生活充满信心的心态以写意的手法烘托出来,表达了作曲者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作曲家巧妙的将具冇民族特色的咅乐与西方的传统复三部曲式结构相结合,体现了“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创作原则。如图一:图一:《雨后彩虹》片段此外,在80年代,许多的作

5、曲家把题材转向了古代素材的改编或古代歌曲、诗词的改编。如:戴予吾的《江雪》、瞿希贤的《游子吟》等。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作曲家李焕之,李焕之是此类题材的领军人物。李焕之的创作题材着重于中国古曲的合唱,其中一部比较引人注目的古代题材声乐合唱作品就是他根据东汉女诗人蔡文姬的诗歌《胡笳十八拍》写出琴歌合唱套曲《胡笳吟》。李焕之说过:“我认为古曲翻新声是一个别具艺术特色的音乐品种。合唱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群体人声的美感,一个人吟哦琴歌与多种音色、多声部地吟唱琴歌,自有不同的情趣。”李焕之、龚琪:《李焕之的创作生涯》,中国靑年岀版社,1999版在音乐风

6、格上,这一时期的合唱创作以抒情性发展。作曲家基本上继承了民族调式的民族化手法,并且新的美学原则和新的创作技法也渐渐的显现出来。进入80年代前期,我国合唱的创作题材、音乐风格己经开始逐渐的突破以前单一的形式,转向了多样化的发展。2.80年代后期的合唱创作到了80年代后期,我国形成了一股“新潮音乐”的创作。“新潮音乐”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寻根文化”。根据“寻根文化”的创作作品而言,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他们的民族风情为主题,例如田丰的《云南风情》。这部作品作者用5首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乐章所组成,描绘了5个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场

7、景。作曲家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的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揭示了传统的主题,丰富了旋律与调式调性。第二类是对传统文人文化和音乐的感受。例如金湘的《诗经五首》。这是一部既注重传统又具现代意识的作品,作曲家在多声技术、合唱配置、音色、节奏以及配器方面大胆的运用了现代音乐技术,在艺术风格上具冇古朴、粗矿的动人美感。还有一类则是对社会生活屮的丑陋文化的批判。例如瞿小松的清唱剧《人劈棺》。而在音乐风格上,80年代后期的作品大多是以“地域风格”呈现。在音乐技法上突破了传统的作曲规范,运用了许多现代音乐的手法,将现代音乐技法与传统文化冇机的结合在一起

8、。(二)90年代的合唱创作简要分析进入90年代,合唱作品的内容日益丰富,更加的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作曲家们的创作题材依然还是以围绕着民间民族的咅乐素材为主。更多的是对民族感情、历史意义的升华,使得民族化的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