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之我见

“人本”教育之我见

ID:2185141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人本”教育之我见_第1页
“人本”教育之我见_第2页
“人本”教育之我见_第3页
“人本”教育之我见_第4页
“人本”教育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本”教育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本”教育之我见现代教育的任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哪些方面,采用何种策略进行“人本”教育呢?关于这一问题,我有以下认识。  一、着眼“培养人格——如何做人”  (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有作为的教育家大都十分重视德育,将之视为国家民族强盛的关键。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对学生提出了“每天四问”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么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对社会的危害

2、程度就越大。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万不可忽视对道德修养的提倡和渗透,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比如,我在辅导学生们学习郑振铎的《猫》一文时,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格当中对弱小者和无辜者的同情的一面。  (二)爱国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和责任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天的青少年,如果只能津津乐道于耐克、皮尔·卡丹,而不知道四大发明,那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和悲哀,更是我们教育

3、的失败和罪过。教育工有责任让学生既知道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知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拥有公民意识是做人的基本水准  做一个好公民,首先是遵纪守法,通过学习公民的权利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另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整个社会就很难有凝聚力,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会遇到严重阻碍。然而,在许多场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影响恶劣的现象,如污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恶拳相向、冷眼相对、毁坏公物、不讲秩序、低级趣味等。这些都说明公民意识水平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两种体制的转换的过程中

4、,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腐朽思想、庸俗风气的侵蚀,都是重要原因。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正面形象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式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远离庸俗、远离愚昧、远离邪恶。  二、关注“健全情志——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更需要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往往只注意智力因素的训练,却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浓厚创新意识和较高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须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渗透“意志

5、磨炼”教育  谁都希望一生平安,然而,挫折却常常伴随着人生。挫折注定与人的成长相伴随,更重要的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算是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走向成熟,因此,耐挫折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心理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失败的机会,教师要自我革命,从“自我”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每堂课都给学生发问和提出自己见解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张扬个性、发展健康个性的机会,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自由愉快地学习,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给学生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机会。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

6、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允许并激励学生产生好奇感,提出怪问题,对司空见惯的事情、现象问个“为什么”,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不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能引起观察和探索的新奇情境:形象生动的故事、典型新奇的举例、色彩鲜活的图像、跌宕起伏的悬念等,都可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把学生的兴趣牢牢地“拴”在语文学习活动上,使其如饮甘露,越学越想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呵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每个学生在学

7、校里抬起头走路。”在教学中,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发现深藏在每个学生心中的“宝贵财富”,找准机会,让学生的闪光点再现出来,并给予恰当的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尊严和自我价值,切实感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教师一定要呵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其创造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大到成绩评价,小到课堂细节,都要注意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创新精神的心理依据。纵观古今,每一个发明者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相反,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