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ID:21857698

大小:6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1页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2页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3页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4页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山东考纲】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课标提示】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一、【课前基础知识梳理与巩固】(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

2、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导读:史料表明30年代经济危机造成大量美国人失业,人民缺乏购买力,生活困苦。史料二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导读:史料表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盛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其特征是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

3、由竞争。史料三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导读:史料表明胡佛面对经济危机仍坚持自由放任为原则的反危机措施。这不但未能制止危机,反而使危机严重恶化。1、时间:2、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②直接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固有的更加突出。③政策原因:各国国内政策失误,传统的政策,对市场不加干预,使的矛盾得不到缓解。④直接诱因:股票。⑤导火线:1929

4、年10月24日。3、特点:①从美国开始爆发迅速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来势猛(世界市场?)②从美国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所有的经济部门---(范围广)③1929—1933------时间长④后果空前严重,世界贸易额缩减2/3,工业生产缩减36%,失业工人达3000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500亿美元。----破坏力强4、影响:①经济损失严重:波及,影响了,经济损失大,比造成的损失还严重。②国际关系恶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的办法(;),这些做法导致,加深。③政治危机严重:人们对产生怀疑;开始泛滥;资

5、产阶级摇摇欲坠。5、教训和启示(1)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清醒的看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2)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不同制度的国家要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并不断协调好国际关系,为经济发展营造一 个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3)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与义务,加强国际合作,防止危机的恶化。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4)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6、(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二)、解决方法--实践:罗斯福新政法西斯道路以邻为壑转嫁危机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②胡佛政府③罗斯福2、新政措施:第8页共8页措施具体内容及意义整顿财政金融(首先)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信心)调整工业生产(核心)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衣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通

7、过《社会保障法》,进行社会救济和保障;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图1 兴修大型工程思考:图1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哪一举措?产生什么作用?提示: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缓和矛盾,稳定社会。3、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立法的形式4、影响:①经济上: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的中下层民众也得了一定的好处。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二五计划?)②政治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确保了资产阶级

8、民主政治。③国际上:新政式的调整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④发展模式上:标志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