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ID:2186557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_第1页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_第2页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_第3页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_第4页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他们常遭到老师、父母、同学的冷遇甚至嘲笑,这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其实,这部分学生的智商水平都较高,只是因为各种外界因素导致他们暂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因为某些外界因素,后进生往往会产生自卑感,从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甚至怀疑老师、同学是否真诚地关心爱护自己。对老师持有粗暴无礼的反抗态度,不听管教,疏远集体,拒绝教育

2、。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因斯坦说:“只有热情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胜过责任感。”爱才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不仅要用“心”,而且要用“爱心”去教,才能做到真正施教育人。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坚持做到:不嫌弃、歧视;不当众揭丑、疏远;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老师的善意,体会到他人的关心和温暖,消除对立情绪,从而贴近老师并接受老师的指导。一个威严的老师只会把话说到学生的耳中,让他们被动地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而一位

3、知心的大姐姐却可以把话说在学生的心中,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应努力争取的。所以,尽情“爱”每一个学生,只有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才能让“成功的教育”成为可能。  二、树立自信心,调动积极性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他们往往是一副傲慢骄横、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同其他优等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和鼓励。后进生并不是天生的“低能儿”“低智商”,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认为“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事实上,在课堂上确实是调皮的孩子思维更灵活,只是不能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

4、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只要树立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后进生就会取得令人惊喜的成绩。  1.给予希望,加以鼓励。  作为施教育人的老师,就要在别人对后进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能对他们满怀信心和希望,善于捕捉他们身上被掩盖的闪光点,进行正面鼓励,给予肯定,从而调动积极性。当他们相信自己有学好功课或做好其他事的能力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几乎连他们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就。美国教育家本尼斯说过:只要老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这就是说,老师对学生给予的信任越高,其学习越勤奋,自信心越强。因此,我们不要总是把眼睛

5、盯在后进生的消极方面,经常批评、处分,把学生打击得死气沉沉,而是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对他们多表扬,多鼓励(当然,要注意表扬的客观性,不切实际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比如:只要能主动发言,(不管对错,能主动参与就好);按时完成作业(不看正确率,只看态度)。告诉他们“你也行”,使他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能获得成功。  2.改变评价方式,树立自信。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见分数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评价学生往往只重视分数的高低,却忽略了不及格的分数会把学生打入丧失自信、厌恶学习的深渊。不是说内心越脆

6、弱的人,外表越强势吗?后进生就是如此,他们似乎对自己的分数毫不在意,对于别人的高分不屑一顾,其实,这只是他们太好面子,在内心深处依然隐藏着要求上进的火花。如果我们采用的学习评价方法不能给努力进步中的后进生一个满意的“分儿”,就必然会影响他们继续努力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尽量采用5分制,或“优”、“良”、“中”、“差”的等级制,以此缩小他们和优等生之间的差距,减小他们的心理落差。  另外,我们可把他们的作业有针对性地分为“可完成”和“不可完成”部分。对后进生来讲,只需评价他们的“可完成”部分,这部分完成好就可获得优秀的成绩。这会使他们的努力在学习中得到更

7、充分的体现,从而调动积极性,增强自信。  三、创设条件,在学习上偏爱他们  正在进步过程中的后进生需要有不断的成功来激励,但由于学习基础差,他们很不易在学习竞争中取得成功,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挫败感,不利于继续进步。因此,我们要尽量创设条件,使他们也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比什么都强大的再激励因素。  1.创设“参与”的条件。  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让所谓的好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后进生容易错误地认为课堂讨论只是优秀生的事,自己是被遗漏的一员,慢慢地开始不参与,不思考,从而导致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另搞一些“地下活动”,脱离了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

8、在课堂讨论中要有倾向政策,给后进生们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机会,比如: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或与以往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