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格式1

开题报告格式1

ID:2187422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开题报告格式1_第1页
开题报告格式1_第2页
开题报告格式1_第3页
开题报告格式1_第4页
开题报告格式1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格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晋中学院机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卧式钢筋切断机传动设计学生姓名: 赵瑞瑞 指导教师姓名:王红梅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年2月19日1.课题名称:卧式钢筋切断机传动设计2.课题研究背景:钢筋切断机是钢筋加工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电站、大型水利等工程中对钢筋的定长切断。钢筋切断机与其他切断设备相比,具有重量轻、耗能少、工作可靠、效率高等特点,因此近年来逐步被机械加工和小型轧钢厂等广泛采用,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现钢筋切断机的自动化控制对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

2、具有重要意义。 3.课题研究意义:从钢筋切断机械的发展趋势看,随着建筑设计与建筑施上技术的国际化,建筑工程设计与应用钢筋必将进入商品化供应时代,即根据建筑配筋表采购钢筋,商品化供应钢筋。而钢筋的商品化生产就要求钢筋切断机必须实现自动控制,即钢筋自动送料,定尺后自动切断、落料。同时国外的产品充分融合液压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等,形成机电液一体化综合控制技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综合最优驱动及控制能力。因此,钢筋切断机不但要求实现定长剪切的高精度控制,同时要求其具有相对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如何使钢筋切断机的机电液系统有机地高度集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全球经济

3、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特别是为建筑机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广大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我国建筑机械市场,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大科技投入,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售后服务水平,积极、主动走向市场,使企业的产品不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尽快缩短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无疑是我国钢筋切断机生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4.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概况钢筋按按力学性能分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后两种钢筋即为高强钢筋。高强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

4、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用钢筋调直切断机市场现已基本形成。目前,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的钢筋调直切断机种类很多,根据设备组成的各工作机构特点可以按6种方法进行分类,见表1。表1 钢筋切断机的分类:形式特点切断方式锤击切断方式适用中、小直径钢筋,工作噪声连续、较大。易出现连切现象,定尺误差最小。适用于中、低速度的钢筋调直机和对定尺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飞剪切断方式适用大、中直径钢筋,工作噪声较大,不连续。定尺精度不高,但没有连切现象。适用于高速钢筋调直机。液压切断方式适用大、中直径钢筋,工作噪声小

5、。没有连切现象。适用于速度不太高的钢筋调直机。落料方式支撑柱式结构简单,工作噪声小。适用于小直径光圆钢筋,且钢筋调直度较高的场合。翻板式结构较复杂,工作噪声较大,适用大、中直径钢筋。撤板式结构较复杂,工作噪声较大,适用大、中直径钢筋。敞口式结构简单,工作噪声较小,适用于大、中直径钢筋,且钢筋调直较好的场合。定尺方式机械式定尺误差小,易控制。噪声较大,寿命短。适用于对定尺误差要求较高,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机电式定尺误差稍大,噪声较小,寿命长。适用于对定尺误差要求较低,调直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控制方式普通电气控制线路复杂,对维护人员要求较高。控制精度低,易发生故障,初期调试麻烦。PLC控制

6、线路简单,对维护人员要求不高。控制精度较高,运行比较稳定,初期调试简单。上料方式开卷式设备复杂,放线速度快、钢筋不扭转,特别适合于高速工作状态。非开卷式设备单一,适于调直速度不太高的工作场合。放线时钢筋自然扭转。5.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1、保证切断机刀片合理侧隙:刀片侧隙过大,使切断钢筋有效冲切力减小、切断能力下降,集体所受侧向力增加、寿命降低;刀片侧隙过小,使刀片磨损加剧,由于钢筋变形后产生回弹,有时甚至会产生顶死现象;2、机体减型;3、配用电机问题;4、采用一次性结构;5、信息化程度;6、定尺精度问题。主要参考文献[1].王海文.轧钢机械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7、2].陈奎生.液压与气压传动[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黄靖远,龚建霞,贾延林.机械设计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4].胡胜海.机械系统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5].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韩晓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