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ID:21886661

大小:25.9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5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_第1页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_第2页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_第3页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_第4页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摘要】中国“非市场经济问题”的由来,“非市场经济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解决“非市场经济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非市场经济问题WTO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到2012年为止,全球已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仍未予以承认。从时间上来看,欧美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经不重要,因为根据入世达成的有关规定,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只在入世后的15年内有效,15年一过,中国自动获得这一地位。但欧美是否

2、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也并非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正如: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教授在谈到美国将迅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时说:“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最重要的意义,并非对一国总体经济体制等情况作判断,更多体现在解决贸易纠纷时的“技术适用”。是否被承认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直接决定了中国出口企业在面临反倾销诉讼时的境遇。所以,中国算不算市场经济国家,关系到我国出口产品的命运。一、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主要由来一般舆论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之所以产生,是16由《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

3、条第l款第2项引起的。该条款规定:“如果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以替代国价格确定产品正常价值的方法。有观点认为,该条款的存在等于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认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国外应诉反倾销中处在了非常被动的地步。因此,中国政府在当初根本就不应该同意在议定书中列入这样的条款。 那么,问题的产生是否就是这样的简单呢?当然不是。实际上,中国政府之所以同意在入世议定

4、书中列入这样的条款是有原因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虽然越来越高,但迄今仍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在中国入世之前,就更是如此。众所周知,中国之所以近年来市场化程度空前提高,是由于中国入世前后大步推进改革的结果。而在中国谈判入世时候,市场化程度并没有现在这么高。就我国而言,虽然从整体上国家进行垄断或价格控制的产品已经很少,但是,由于我国一贯重视和扶植出口创汇产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出口生产和贸易企业提供各种补贴或财政支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和促进当地企业发展,对各种事务大包大揽、

5、对企业提供超出法律规定的赋税优惠(如税收减免、出口退税等)和补贴以16及廉价土地的支持等,这也是一种不争的事实。这些措施中有不少是与WTO规则相违背的。就欧美等国家而言,在通过自由贸易提高国民福利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他国产品对其国内产业的冲击本身就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庞大经济体,要其他国家对此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显然是不可能的,想要其网开一面,显然是办不到的。因此,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情况下,欧美等国要求中国受调查的企业证明其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

6、市场经济条件,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该条款,动辄将有关问题政治化或者与政治挂钩是不合适的,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害于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毕竟我国确实存在太多非市场化的做法。因此,多检讨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划分问题上,部分发达国家并不以客观的经济标准为参照,而是以政治和经济利益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譬如在20世纪70年代,欧盟等国对前南斯拉夫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确认,以及20世纪90年代,欧盟等国对部分东

7、欧国家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确认,其主要考虑就是这些国家对欧盟开放了市场,并且构成了对前苏联或俄罗斯实力的牵制和削弱。但这些案例的存在,包括美欧对俄罗斯市场经济地16位的承认,并不足以构成我们要求这些国家不对中国适用有关市场经济标准的充分理由。更何况,上述国家虽然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其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额并不大,而且,在有关反倾销案中,其被动局面也并没有获得显著改观。二、“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对中国的主要影响(一)“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对中国市场经济身份的影响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国内有不少人士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是

8、中国自己的主动选择,不需要任何人重新确认。这种观点虽不无道理,但有失偏颇。因为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既有事实问题,二是对既有事实的认定问题。我们的确可以说:中国确实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其他国家承认与否,这都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中国的产品出口到其他WTO成员去,而不是他们的产品出口到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