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

ID:21901783

大小:264.4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一.简答题1.车削加工方法可以加工哪些类型的表面?(要求答出5种以上并画出示意图)2.机床夹具由那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3.简述什么是误差复映现象,并分析误差复映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4.机床部件刚度的特点有哪些?5.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适用于什么场合?6.在正常切削速度下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如何,并简述理由。7.一般零件机械加工过程可划分为哪几个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任务是什么?8.简述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和顺序。9.试分析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10.简述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二.分析

2、题1.画图表示在车削工件外圆时车刀的标注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和刃倾角。2.在车床上加工一批长光轴外圆,加工后测量发现整批工件有如下图所示的形状误差,试分别分析产生误差的各种可能原因。a1.加工下图所示工件,底面3和侧面4已加工好,现需加工顶面1和台阶面2。工序一:以底面3和侧面4定位,加工顶面1;工序二:定位同工序一,加工台面2,试分析工序尺寸35±0.2与20±0.1的定位误差分别是多少?4.画简图分析普通车床加工外园时,当车刀刀尖安装位置相对于工件中心线稍高、稍低对车刀工作前后角的影响。一.计算题1.车削一批轴的外圆,轴径要求为mm,若此工序

3、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差σ=0.02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量为0.01mm。试计算不合格品率,画图以阴影表示出不合格品率(写出表达式即可),并计算工序能力系数。2.镗削加工一批工件的内孔,孔径要求为φ㎜,经检测得知孔径尺寸符合正态分布,φ40.06㎜,σ=0.02㎜,试计算这批零件的合格品率是多少?不合格品率是多少?(写出计算公式即可);可否修复?工序能力系数是多少?计算出常值系统性误差;并画图以阴影表示出不合格品和合格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习指南答案一、简答题1.2.1)定位元件,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准确位置,起到定位作用;2)加紧装置,使

4、工件保持在正确定位位置上不动;3)对刀元件,跟据它来调整刀具相对夹具的位置;4)引导元件,决定刀具相对于夹具的位置;5)联接元件和联接表面,决定夹具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6)夹具体,是夹具的基础元件,夹具上其它各元件都分别装配在夹具体上形成一个夹具的整体;7)其他辅助装置。3.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的加工余量发生变化、工件材质不均等因素引起切削力变化,使工艺系统变形发生变化,使毛坯误差复映到工件上,从而产生加工误差。影响因素有:工件加工余量的变化、工件材质不均匀、工艺系统刚度、工件材料硬度。4.1)加载曲线不符合虎克定律2)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重合,有残余变形

5、3)平均刚度低4)与施力方向有关5)具有先低后高的特点5.工序集中原则,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将许多工序组成一个集中工序。工序集中的极端情况,就是在一个工序内完成工件所有表面的加工。适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设备加工。工序分散原则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其极端情况是每个工序只包含一个简单工步。适用于传统的流水线、自动化生产,但对产品改型的适用性较差,转产比较困难。6.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程度:v最大,f次之,ap最小。——3分理由: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温度迅速提高;随着背吃刀量ap的增大散热面积增大。——3分7.一般零件

6、加工过程可划分:精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阶段。——2分各加工阶段的任务:1)粗加工阶段:高效地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2)半精加工阶段:清除粗加工后留下的误差,使被加工工件达到一定精度,为精加工作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钻孔、攻丝、铣键槽等)。3)精加工阶段: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零件图规定的加工质量要求。4)光整加工阶段:对于精度要求很高(IT5以上)、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Ra02μm以下)的表面,尚需安排光整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降低表面粗糙度或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但一般没有纠正表面间

7、位置误差的作用。——4分8.提高刀具经济寿命(加工成本低)、生产率和加工质量,切削用量的选择顺序为:首先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v。——6分9.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1)结合面变形的影响:接触面弹性、塑性变形,点接触面接触;——3分(2)摩擦力的影响:(3)低刚度零件的影响;(4)间隙的影响。——各1分10.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原则,因选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合理分配加工余量原则,应选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便于装夹原则;粗基准一般不重复使用原则。二、分析题1

8、.2.产生(a)锥度形状误差的原因主要是1)刀具磨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