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

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

ID:21904023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_第1页
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_第2页
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_第3页
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_第4页
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的构建策略探讨--以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为例杨瑞勋(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22)[摘要]构建民族地区初屮和谐班级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在和谐班级内涵的指引下,分析了凉III彝汉杂居区初屮民族混合班和谐班级构建存在的特殊情况基础上,从和谐班级的有序性、协调性、稳定性、富有生机活力四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丫加强班级组织规范、组织机构建设;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班级活动民族性与创新性相合;正确处理彝汉等民族学生关系的构建策略。[关键词]彝汉杂居区和谐民族混合班构建策略[作者简介]杨瑞

2、勋(1973-),男,回族,四川省西昌市人,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讲师,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专业,2012年获西南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心理、民族教育。[屮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_8()41(2013)10-0030-03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初屮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屮居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初屮的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凉山彝汉杂居区初屮班级的管理运作状态

3、,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彝汉等各民族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当前凉山彝汉杂居区初屮班级根据情况在组织上,具体可分为民族班(全班学生都为彝、回、藏、蒙等少数民族学生)与民族混合班(汉族学生为主,彝、回、藏、蒙等少数民族学生较少约占20%)两类,而民族混合班为主要形式。民族混合班在彝汉等民族同学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与发展的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风俗习惯的差异客观上也给和谐班级的建设带來了特殊的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学校民族混合班中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因此,民族混合班的和谐建设与管理的

4、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显得尤苏重要与迫切。一、和谐班级的内涵“和谐”从词义上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指使和睦协调。如:宋,司马光《瞽叟杀人》:“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二指事物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如: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关于和谐内涵的认识,古今中外都有丰富的内容。在西方思想史上,毕达哥拉斯说过“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后来西方思想家大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一个由数学和逻辑原则所统率谐和的整体”等等。作为社会理论概念,空

5、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过“和谐大厅”、“和谐制度”等概念。马克思建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提侣社会和谐”。在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中与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学派对和谐的认识主要有“和为贵”,认为“和”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还有“和而不同”的和谐观,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实现协调,共生互助。道家的和谐思想主要有“天人合一”的观点,指出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是一种状态,表现为一种秩序,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依赖、互相作用,这样就构成了稳定的和谐秩序。根据以上观点,本文认为

6、和谐的内涵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在一定条件上,相同相成、相反相成,呈现出有序、协调、稳定的关系,处于一种完满和理想的状态。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组成要素丰富多样,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根据对于和谐内涵的认识,本文认为和谐班级的内涵是指班级内教学、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师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师生和睦相处,整体呈现出稳定团结、富有活力的理想状态。二、彝汉杂居区初中和谐班级构建的特殊性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班级,由于地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班级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具冇普遍性的如:应试教育

7、、市场经济、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凉山彝汉杂居区初中和谐班级的构建还奋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一)部分教育者和谐理念的形成缓慢或缺失人的思想指导行为,教育者要构建和谐班级,首先自身要具奋和谐思想的理念。当前,在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中,构建和谐教育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价值取向。然而,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自然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从而带来了,凉山地区各族人民在接受新事物、新的文化理念之吋,显得缓慢、滞后。又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凉山彝汉杂居区的基础教育获得了显著

8、的进步和提高,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化,但教育者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还有一个过程,还未跟上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凉山初中部分教育者缺乏对和谐理念的正确理解,从而给和谐班级的构建带来了缺乏和谐思想指导的尴尬局面。(二)学生整体素质参次不齐情况突出由于凉山教育相对落后,学校教育发展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