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

ID:21919292

大小:65.0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_第1页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_第2页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_第3页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_第4页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写作时间:论X廠3JEX4一、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概念4二、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先决条件4(一)存在完整的程序性法律规范5(二)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己经受到侵害或存在受到侵害的危险5三、屮国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基本问题6(一)屮国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立法考察61.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规定62.其他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规定6(二)屮国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基本问题6四、建立

2、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制度的设想7(一)针对侵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行为,明确规定否定性法律后果71.赔偿当事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72.宣告侵权行为无效8(二)具体规定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实施法律救济的程序91.程序性申请92.程序的裁判者103.对立面的设置104.正当过程105.证据与举证责任116.程序性裁决11127.程序性裁决的再救济11参考文献资料论文摘要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是在法律上对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侵害的纠正和补救,它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对语,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面对现行法有当事人民事诉权利却没有权利救济与

3、司法活动屮司法考侵害当事人诉论权利的现实,为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作理论上的论证并促成立法的完善乃当务之急。关键词: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否定性法律后果;法律救济;程序性救济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权利救济包括实体性救济和程序性救济,即对实体权利的救济和对程序权利的救济。从我国的情况看,由于受隐藏于制定法竹后的中W传统法文化的支配与前苏联强职权主义立法思想和模式的影响,无论是1982年制定的试行民诉法,还是1991年制定的民诉法法典,都没有给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救济留下太多的空间。作为立法“影子”的“幼稚”的屮国法学,尽管在法的全球

4、化与本土司法改革的推动下已取得较大成就,但直至今天也没冇对这一问题给以应有的关注。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理性文化在我国的确立、发展和发达,宣告、确定、保护,尤其是救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将会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修订民诉法的价值取向。一、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概念依据权利保护方法的不同,救济可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法律救济属于公力救济的一种,它是指在法定权利受到侵害或可能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则所规定的方法、程序和制度所进行的救济,即通过国家司法机关判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或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方式对权利人给予的救济。法律救济包含救济权和救济方

5、法,即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的内容,法律救济不只是体现为诉权,也不只是程序法的事,它涉及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法律领域。法律救济的依据一救济权是由实体法规定的,是要求违法者履行义务或予以损害赔偿的权利;救济的方法是由程序法规定的,是实现救济权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是指在民事诉讼的进程中,当事人所享有的民事诉讼权利己经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的方法、程序和制度所进行的救济。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救济,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救济,主要是针对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实体权利受到侵害时所采取的法定的救济方法、程序和制度。

6、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则是针对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受到侵害或可能受到侵害而实施的救济,侵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主体可能有三种:司法者、诉讼代理人和对方当事人。相比较来看,司法者(程序主持者)侵犯当事人程序权利的行为往往很难得到制止,因为权利人自身很难具备制止作为程序主持者的审判机关侵犯其程序权利的必要手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侵害程序性权利的行为获得救济的必要性就更为突出。同时,诉讼代理人和对方当事人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情况完全可以按照一般民事侵权的法律原则和规则进行处理,其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则可以通过法官及吋的裁判而予以解决,因而本文将主耍探讨司

7、法者侵权时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问题。二、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先决条件(一)存在完整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必须有法律依据。完整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在实在法中的真实存在,既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的法律依据,也是该种法律关系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从法理学的视角分析,法律在实在法的表现形式上,可被高度浓缩为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个要素,即一切实在法无一例外地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法最基本的构成细胞,是法律设定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基本单位,也是指导人们作为或者不作为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

8、的行为规则[1]。相对于前两种要素而言,在具体导引法律适用和法律遵守上,法律规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法律的主体构成要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