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

ID:21925092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_第1页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_第2页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_第3页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_第4页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摘要: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创造性    一、引言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

2、这三个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因素,连接着原文和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解:一种是传统译论中所当作负面因素论述的“主观介入”,要求译者要服务好原,又要服务好读者;一种是比较文学所涵盖的译者“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两种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文学

3、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都不曾解释译者再创造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来说明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二、接受美学简介  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尧斯(Jauss)与伊瑟尔(Iser)。  尧斯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著作《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尧斯认为,首先,文学的目的为读者,离开了读者,就没有文学。其次,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地作

4、出反应的环节。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而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读者对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其接受是阐释性的接受。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还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不断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并非永恒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过程。在这一系统中,尧斯突出了历来被忽视的读者(接受主体)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

5、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  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伊瑟尔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文本与读者之间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伊瑟尔指出,文学作品有两极,可将它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艺术的一极是的文本,审美的一极则是由读者完成的。而作品本身既不等于文本,也不同于文本的实现,它必须被确定为两者之间的中途点上。文学作品在被读者欣赏的过程中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所以,只有文本与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伊瑟尔强调文学作品乃是文本与读者双向交流的结果。一方面,他认为读者的阅读绝非被动接受,而总是以各自的经验、趣味、倾向性去领悟、理解和接受文本的,因而阅读

6、过程实际上是读者对文本的补充、丰富、再创造,从而使文本的意义趋于完整和确定。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文本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本为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若干潜在的形态与可能性,并最终决定着读者欣赏理解的方向。读者的创造是以文本提供的可能性为前提的,不可能不受到文本的种种制约。那么,文学作品作为阅读行为的产物,乃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双向交流的结果。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既然文本的潜在意义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在伊瑟尔看来,文学作品的理解不是单一的,而是极为丰富的,是无法离开读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而这种能动性包含着发现与创造。首先,伊瑟尔吸收了茵伽登的现象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具

7、有结构上的“空白”。文学文本只提供给读者一个框架或轮廓,中间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接着,伊瑟尔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的或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已实写出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这种“空白”是文本向读者寻求把空缺连接起来的无言邀请,即请读者自己把情节接上。“空白”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接受理论对译者的解读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