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

ID:21929323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_第1页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_第2页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_第3页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_第4页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区域产业实现优化配置的必然,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最优路径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京津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加快京冀和津冀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地域分工合理、产业间联系紧凑的区域产业链布局,使其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转移;价值链;综合效应  :F061.5:A:1007-2101(2013)01-0081-04  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分析,是通过考察区域产业承接能力、区域间信息和交通便利性、产业距离、产业互补性、产业梯度差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进而

2、分析产业转移效应与各种因素的动态变化关系,为区域产业转移效应的定量研究提供一般性的定量分析模型和方法。  一、京津冀区域产业梯度差异分析  京津冀三省市产业结构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并且呈现出北京—天津—河北由高到低的梯度次序(见表1、2)。  分析表1、表2,从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看,京津冀产业优化程度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北京市三次产业的产值呈现上升趋势,但第三产业增速最快,第一、二产业次之;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且依此成为较稳定的产业结构格局;天津和河北都是“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但两者之间也有差

3、距。天津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河北,天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差距仍在扩大,正处于由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开始向“三二一”型结构转变,而在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上,河北则明显高于天津10多个百分点。河北省三产业GDP产值增长是稳定的,第一产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第二产业有上升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第二产业仍将在河北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体上河北的产业优化程度不如天津,天津河北产业优化程度明显不如北京,但是在天津河北之间,河北第一产业仍然在产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

4、  结合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河北省承接能力指标体系,建立河北省承接能力的各指标数据矩阵,并将数据标准化,然后根据计算承接力的指标体系客观权重值,一二级指标根据专家评分,计算出河北省承接能力一级指标的测度值(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2000—2009年河北省承接第二产业的能力在逐步提升。其中,在产业吸引力和产业支撑力方面,河北省呈现明显提升,这反映了河北省十年来十分注重产业市场培养、扩大产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扶持。而在产业选择力以及产业规划和引导方面,虽然变化幅度不高,但总体也是上升趋势,说明河北省在产业结构

5、调整、教育水平、产业自身创新以及政策引导等方面均有改善(见表3,图2)。  由表3可以看出,2001—2009年河北省在承接京津地区第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承接力逐年上升且幅度较大,如:河北省产业承接力在2000年评估值为0.2170,而到了2009年达到了0.7258。依据图2,河北省在承接京津地区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能力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2002年以后,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指标上均有大幅度增长,呈现承接能力突飞猛进的态势。当然,京津第二产业向河北省转移的过程,总有一些经济大环境,不可抗力事件等情况发生,因此,可以看出承接能力曲线

6、略有波动,但总体趋势是逐渐上升的。  三、京津冀地区交通、信息便利性与产业距离分析  根据京津冀地区交通信息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首先将数据标准化,并计算客观权重,然后求得各地区交通信息便利性测度值,其变化趋势见图3、图4。  由图3,图4可以看出,河北和京津地区之间的交通信息便利性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他们之间存在良好交通和信息沟通,交通X络布局进一步趋于完善。对河北而言,需要进一步打通与京津道路全部接口,真正实现与京津变“近”为“通”、变“堵”为“畅”,缩短京津冀之间的空间距离,全面对接京津,全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打造京津冀无

7、障碍交通圈,为产业转移创造了便利性环境,切实实现京津第二产业向河北转移的独有的区位优势和交通发展优势。在信息X络方面,实现X络“一体化”,消除信息沟通障碍,形成北京、天津和河北信息X络,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降: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区域产业实现优化配置的必然,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最优路径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京津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加快京冀和津冀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地域分工合理、产业间联系紧凑的区域产业链布局,使其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转移;价值链;综合效应  :F061.5:A:1

8、007-2101(2013)01-0081-04  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分析,是通过考察区域产业承接能力、区域间信息和交通便利性、产业距离、产业互补性、产业梯度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