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

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

ID:21932944

大小:1.4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25

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_第1页
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_第2页
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_第3页
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_第4页
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2、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儿童眼眶在3-5岁时期随颌面诸骨发育迅速,尤其在1岁前是眼眶生长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1,2,3]。眼眶发育生长与眼轴的增长密切切相关,在此其间眼球等眶内容物的缺失,眶内压力、血流量的下降会阻碍眶腔各骨的正常生长,造成眼眶发育迟滞[4]。无眼球是最常见的眼眶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中包括:先天性的无眼球及小眼球畸形,发病率约为3/10万新生儿[5,6];严重的

3、穿通伤、无法控制的眼内炎、青光眼、眼内恶性肿瘤等原因,出生后眼球摘除造成的获得性无眼球,后者发生率远远高于前者。其中,引起幼儿眼眶发育迟滞的最常见原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在美国发病率约为1:18000[7],在上海约为1:23160[8]是我国小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80%的RB患儿在3岁前诊断,平均治疗年龄在2-3岁,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诊疗技术的快速提高,有效的治疗RB的手段越来越多,但在近20年来,眼球摘除、术后联合大剂量的外放射治疗仍是我国治疗RB的主要手段。尽管长期生存率可达90%,但眼球摘除和外放射治疗对于眼眶骨骼正常发育的抑制,

4、将导致患者成年后骨性眶腔容积明显缩小、眶缘后缩、眶口面积眶深减小,再加上眼球摘除后引起的眼窝内陷、上睑沟加深、睑裂缩小、结膜囊缩窄、上睑下垂和下睑松弛外翻等“眼球摘除后综合征”[9],以及眶颞区软组织、脂肪、肌肉的萎缩,眶区及颞区明显凹陷,更加剧了面部的不对称,严重影响患者外观、生活质量及儿童的心理健康[10]。眼眶发育迟滞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对于其具体深入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于干预治疗眼眶发育迟滞的最佳方式及时机也未达成共识。此外,对RB患者眼眶发育畸形的整复手术非常复杂,而且效果并不满意。因此如何及早预防或减轻眼眶发育迟滞的程度,怎样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治疗方式是目前眼科医生急待解决的问

5、题。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部分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眼眶发育迟滞及义眼干预作用的评估由于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眶内容物的缺失及放射性物质对成骨的抑制所致眶骨发育减缓甚至停滞,造成成年后眶腔狭窄,眶面部外观显著的不对称畸形是RB患者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我们称之为“眼眶发育迟滞”。此外还大多伴有眼睑长度的缩小及结膜囊等软组织的狭窄萎缩。如何早期预防及干预眶骨发育迟滞的发展控制其迟滞程度?如何最终能佩戴合适的义眼获得相对满意的外观?是一直以来困扰眼科医生的棘手难题。本文通过对我科RB眼球摘除及放疗后患者回顾性的病例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利用CT影像学资料,运用计算机辅助测量软件所测得的眼眶

6、容积为主要评价指标,主要对于眼眶迟滞发生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配戴义眼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1.研究对象1.1病例来源收集从2004年8月到2009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64例(64对眼眶)RB眼球摘除术后未放置眼座患者的病史资料(年龄,性别,眼球摘除年龄,放疗史,眼片佩戴情况,睑裂长度)及CT影像学资料。其中,包括:1.男性患者41例,女性23例。2.年龄11-38岁,平均年龄21.35;眼球摘除年龄从1-5.5岁,平均年龄2.88岁;摘除时间8-35年,平均19.29年。3.单纯眼球摘除患者28例,眼球摘除后放疗36例。1.2正常对照组来源收集2008年1月至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7、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20位(20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对眼眶)成年患者的头颅CT资料。研究对象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6.5岁,男女性各10名。以作为无眼眶发育异常的正常对照组验证方法稳定性。1.入选及分组标准所有患者均于幼儿期诊断为单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并行患侧眼球摘除术,未行眼座植入术,无眼眶外伤或眶骨整复手术史,不伴有其它先天眼眶畸形及内分泌疾病。所有参与本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提供完善病史。阴性对照组均为双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