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

ID:2194171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筛选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60例,按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3h内组、3-6h组、6-12h组,对比经溶栓治疗后其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0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41例,再通率为68.33%,其中3h内再通17例(85%),3-6h内再通15例(75%),6-12h再通7例(35%);ST段抬高下降>50%者36例;胸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者42例;CK-MB峰值

2、提前者33例;6h内轻度出血17例,发病4周内死亡5例,死亡率为8.33%,心律失常12例,均未经处理自行消失;无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提高AMI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价格便宜,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是该病主要的致死原因[1],发病lh内死亡率高达50%。早期再灌注治疗AMI是

3、最安全的方法,静脉溶栓治疗可使使缺血心肌得到再灌注,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预后[2]。本研究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60例,对比经溶栓治疗后其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现报到如下:  1质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筛选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6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39岁-75岁,平均57岁;60例病例分成三组,分别是发病3h内组、3-6h组、6-12h组,每组各20例;其

4、中前壁心肌梗死47例(包括前间壁心肌梗死18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9例),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2例,下壁心肌梗死11例;心功能分级(Kimp)I级31例,Ⅱ级23例,Ⅲ级6例。  1.2所有患者均符合I)诊断标准,并具备下列条件:(1)持续胸闷、胸痛超过30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2)年龄0.12mV;且无下列禁忌证;(1)2周内做过手术或活体组织检查或有活动性出血;(2)血压高于180/110mmHg;(3)出血性疾病或严重肝肾并发症。(4)近期内心肺复苏或不能实施压迫止血的血管穿刺或有外伤史;(5)有脑出血史或6个

5、月内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  1.3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完成相关评价,心电监护(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监测等,生化指标可不必等待更多时间。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ml,于30min静脉滴完,滴完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3~5d;硝酸甘油10mg生理盐水250ml(或糖水250ml),以每分钟10~20滴静脉滴注;阿司匹林300mg咀嚼,每天1次,共3d,以后改为100mg/d直至患者出院。治疗后分别于30、60、90、1

6、20、180min做18导联心电图,治疗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抢救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定期复查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出血征象。  1.4溶栓再通判断指标(1)胸痛自溶栓后2~3h内消失或缓解;(2)溶栓治疗开始后2h内,心电图抬高ST段(以抬高最明显的导联ST段)下降超过50%;(3)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提前在14h内出现;(4)溶栓后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频发性室性早搏、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消失或改变、室性加速性自主节律等)。具有上述2项或者2项以上者判断为再通。  2结果60例患

7、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41例,再通率为68.33%,其中3h内再通率为85%,3-6h内再通率为75%,6-12h再通率为35%;ST段抬高下降>50%者36例;胸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者42例;CK-MB峰值提前者33例;6h内轻度出血17例,发病4周内死亡5例,死亡率为8.33%,心律失常12例,均未经处理自行消失;无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发生。  3讨论  3.1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性斑块破裂,使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被激活从而释放相关的聚集物质,继而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管腔闭塞或狭窄,导致急性心梗发生;AMI

8、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原理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富含纤维蛋白的血栓发生溶解[3],从而恢复血流,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坏死,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3.2尿激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从人尿液中提取,也可由人的肾细胞培养液提取,或采用基因工程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