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油田七区西54

孤东油田七区西54

ID:21947753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孤东油田七区西54_第1页
孤东油田七区西54_第2页
孤东油田七区西54_第3页
孤东油田七区西54_第4页
孤东油田七区西54_第5页
资源描述:

《孤东油田七区西5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孤东油田七区西54【】本文利用井间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通过对目的区块两个井组井进行示踪剂解释,进一步深化了油藏认识,明确油水井的动态连通关系、注入水的去向、注入水前缘推进速度,及注聚后储层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发生的变化情况,并将试验结果应用指导制定开发方案及实施调整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题词】示踪剂流线数值模拟孤东油田  Abstract:Thispaperusebetonitoringtechnology,andthepurposeoftheblockticofinjectederinjecti

2、onreservoirporestructureandthechangesofphysicalparameters,andtheexperimentalresultsapplicationguidetoestablishdevelopmentplanandimplementationofadjustmentmeasures,andgoodresultshavebeenachieved  KeylinenumericalsimulationGuDongoilfield    :TN931.3:A:  1井间

3、监测技术简介  示踪剂是指那些能随注入流体一起流动,指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存在、流动方向和渗流速度的物质。井间示踪剂测试是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然后从周围生产井中监测其产出情况,通过绘制分析示踪剂产出曲线,可以判断油藏在平面和纵向上的非均质、高渗透层或大孔道情况,为油田后期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监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示踪剂非常重要。通常有以下要求:①本底低,分析灵敏度高;②足够的化学、生物及热稳定性,并与被跟踪的流体特性相似,配伍性好;③在地层中滞留量少;④与地层矿物不发生反应;⑤货源广,价廉,无毒、副

4、作用,对测井无影响,安全环保。因荧光类物质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和检测限极低的优点,故本次采用荧光类物质BY-1,BY-2示踪剂,进行井间示踪剂检测,并采用半解析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2现场施工概况  2.1示踪剂的注入与监测  按工艺设计要求,实施示踪剂注入:于2007年11月2日08:50-14:15分别在设计井7-34-155井加入BY-1示踪剂8kg,7-38-155井加入BY-2示踪剂12kg,以泵站注入压力注入,恢复原流程。  样品分析工作在实验室完成,BY-1、BY-2使用CRT-970荧光

5、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从2007年11月2日注入示踪剂,开始取样后监测至2007年12月23日,历时52天,在每个注水井组对应的油井监测到了示踪剂产出,监测期间对15口油井,实取样1141个、分析样品1141个。  2.2示踪剂产出情况跟踪  ①34-155井组情况:该井组10口油井监测到示踪剂(BY-1)明显的响应,详见表1。      表134-155注水井组示踪剂(BY-1)响应基本情况  井号井距(m)示踪剂突破时间(d)见示踪剂峰值时间(d)推进速度(m/d)  7-32-1553005.0,

6、30.06.5,3160,10  7-32-166325  7-32-17542456.584.8  7-32-31353252.5,143,17130,23.2  7-33-31461803.5,335.5,3651.4,5.5  7-34-1661503.5742.9  7-35-1642703490  7-33-12220  7-36-3175450  7-36-14633544.583.8  7-36-15530028150  7-36-16633523.5167.5  7-36-1354242.

7、52.5169.5    ②7-38-155井组情况:通过对示踪剂取样监测52天,该井组8口监测井中的两口井中监测到示踪剂(BY-2)明显的响应,详见表2。  表27-38-155注水井组示踪剂(BY-2)响应基本情况  井号井距(m)示踪剂突破时间(d)见示踪剂峰值时间(d)推进速度(m/d)  7-36-1553001.5,82,8200  7-36-16632524162.5  3井间示踪剂解释  3.1地质建模  依据油藏静、动态资料,将实际油藏数字化,建立Ng上54-61砂组30×16×3X格的

8、地质模型,见图1。    图1三维地质模型  3.2示踪剂产出拟合情况  在前期建立的地质模型上,根据示踪剂产出情况,模拟地下可能的井间参数分布情况,得到各井示踪剂产出时间、浓度进行拟合曲线,如图2。    图27-32-155井示踪剂(BY-1)拟合曲线  3.3流线分布与流场分布  通过井间水驱方向和流动状态定性分析和预测,结合监测响应数据与动态资料,计算相关数据,绘制三维平面流线分布图,见图3。图形绘制采用有流动就有流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