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ID:21962423

大小:164.6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5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200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浏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的行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单元知识结构】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本课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继承权的演变宗法制

2、皇帝制度王位世袭制度分封制中央集权行政管理制度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分封制、宗法制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考点知识内容梳理】12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1.1西周的分封制时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内容: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公在推行分封制中起很大的作用。②分封制规

3、定,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这些受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衰亡: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增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战国末年,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

4、“郡县制”。西周层层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缺陷?诸侯再次分封后的臣民不直接从属于周王,产生一种离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重亲缘而轻法度,缺乏对诸侯的约束力。1.2西周的宗法制含义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里),分封制(外)。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受分封的诸侯与卿大夫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实

5、质:宗法制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内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之、庶子的后裔称为小宗。③形成森严的等级。由血缘系统,形成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作用(目的):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商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消极),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12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

6、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宗法制维系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反映出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严密复杂的一面。1.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

7、集中。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课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首创皇帝制度实质评价健全中央官制度完善地方官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作用影响秦的统一重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2.1皇帝制度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前提: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