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

“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

ID:2197430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_第1页
“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_第2页
“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_第3页
“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_第4页
“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理性”的教师,激情的教育近几年来,由于各种机会结识到了几位很有教学激情的“非理性”教师,这让我对教师的教学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非理性”教学品格的魅力。其实,很早以前就有学者专门论述过教师的“非理性”教学品格。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名著《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这段话就是对教师“非理性”教学品格的最好注解。要使教

2、育活动焕发生命活力,要让教育点燃幼儿的学习热情,教师的“非理性”教学品格,特别是情感投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年近九旬的北大哲学系教授张世英老先生曾概括了三种情理关系:一是“理”在“情”上,“理”独自式地建立起来,压制“情”:二是“理”在“情”外,“理”不管“情”,“情”不属于教育的内容:三是“理”在“情”中,“理”是通过情感沟通建立起来的,“情”统一于“理”。在充满激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能做到“理”在“情”中,有吸引力的课堂必然要融入教师自身的情感、思想与智慧。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是

3、忽视“非理性”的,或者说不重视教师的情感投入。如果大家看过张元导演拍摄的影片《看上去很美》,一定会对剧中幼儿园教师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片中的幼儿园教师虽然尽心尽职,但惟独缺少了一种情感的投入与对幼儿生命活力的激扬。人们常常认为教师必须是严肃认真、严谨睿智、有条理的人,因为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其必须有较强的理性,这是教育好幼儿的前提。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师同样也应是一个热情、和蔼、有爱心、充满激情、活泼开朗的人,这是教师“非理性”的一面。如果我们谈到教师时,完全摒弃“非理性”,使得“非理性”在师生交往

4、中处从属地位,或者被排斥在外的缺失地位,那就会导致教师与幼儿之间良好情感沟通的缺失,使得课堂缺乏生命活力。在焕发生命活力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常常会问自己:“你能否从幼儿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使幼儿感到被关注?你能否让幼儿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跳动?”那么,“非理性”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教师呢?“非理性”的教师是情感投入的教师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造就了人的认知,每个人的思维方法、认知模式无不带有他特定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组合与集合效果。人的内心世界是由理性和

5、非理性交相作用构成的多重奏鸣,绝不是用一种笔调去描绘的图画。同样,教师在与幼儿交往时也需要合理、适宜地展现自身的非理性,即在理性调控与指引下适度张扬的非理性。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如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非理性在师生交往中的参与更为重要,这是由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他们更需要教师以非理性的方式给予关爱与亲抚。如果我们只强调理性,而忽视非理性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斯威夫特的经典童话《格列佛游记》中找到相关答案。格列佛来到一个叫拉普特的飞岛上,它是一个飘浮在空中的岛,被一块巨大的磁石所牵引和

6、驱动。岛上的居民非常理性,但却是理性有余而非理性严重不足,他们做事合乎理性规范,但往往造成不切实际的后果。在岛上用餐时,格利佛发现端上来的食物全都被切成各种几何形状。当一个裁缝开始替格列佛量体准备缝制衣服时,裁缝使用了六分仪、象限仪以及别的科学仪器来测量,然后却带回来一套很不合身的衣服,几何学显然无法提供精确测量人体的工具。由这则童话我们可以看出,理性是不可能完全取代非理性的。事实上,正是由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联姻”而促进了个体的完整发展。因此,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视野中,不管是基尔凯格尔的“宗教的人

7、”,还是尼采的“无神的人”,不管是海德格尔的“本真的人”,还是萨特的“自由的人”,归根结底都是具有非理性的人。因此,缺乏非理性的人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人,而“本真的人”则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开学初,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名叫佳蕾的小女孩。两个星期过去了,她的个性特点也渐渐显现出来:文静,爱干净,很少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别人活动时她就静静地站在一边。这样的孩子虽然很省心,却不容易接近。有一次,我抱她坐在我腿上,夸奖她能干,会看书,还会讲故事。她听了,两眼望着

8、我,很乖的样子。我凑到她耳边,轻声地问她:“你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小朋友吗?”她摇摇头。我又问她:“你觉得老师喜不喜欢你?”她好半天才小声说不知道。我悄悄告诉她:“老师其实最喜欢你,因为你讲卫生,懂礼貌,还会看书,讲故事。”听到这句话,佳蕾的脸上浮现出灿烂的微笑。一个学期过去了,佳蕾有了很大变化,她喜欢笑,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喜欢告诉老师很多事情,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她很自豪地告诉过妈妈,老师最喜欢她。的确,每个孩子都是我最喜欢的,每个孩子对此都深信不疑。因为曾经有那么一天,他们的老师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