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

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

ID:21980942

大小:52.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6

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_第1页
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_第2页
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_第3页
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_第4页
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框构涵顶进下穿既有铁路项目监测方法的研宄【摘要】:框构涵顶进项目处于市区内且牵涉到既有铁路,施工监测对项目的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监测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监测基准网的测设、基坑监测、既有铁路施工过程监测。本文详细研究了以上监测内容的精度指标、技术要求、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关键字1框构涵顶进监测基准网的测设基坑监测既有铁路施工过程监测1概述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扩张,城市内的既有铁路像一道屏障阻断了铁路两侧的交通,通过框构涵顶进的方法能够快速高效的打通铁路两侧的道路交通,为城市的扩张提供了发展空间。框构涵顶进项目处于市区内且牵涉到既有铁路,对项目的施

2、工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施工监测对项目的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监测的主要内容根据项目所处位置和地质情况不同,监测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几个重点的监测内容:(1)监测基准网的测设(2)基坑监测(3)既有铁路施工过程监测。3监测基准网的测设3.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测设3.1.1基准点布设原则(1)—般采用独立高程系统。(2)基准点应埋设在远离项目施工影响的稳固位JbLo(3)基准点的分布满足准确、方便测量全部观测点的需要,水平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各埋设3个。(4)定期对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点进行复测,保证监测基准成果的可靠性。3.1.2监测基准点测量方法(1)观测方法及仪器设备垂直

3、位移监测基准点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使用带有自动记录功能的电子水准仪进行外业测量。(2)观测技术要求3.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测设3.2.1监测基准点布设原则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以独立平面坐标系统为基准建立,在远离基坑施工影响的稳固位置布设。基准点采用强制归心预埋件,地下埋深不小于0.9m。埋设时用混凝土填埋,地面以上部分应采用PVC管进行围护,墩顶中心放入强制归心预埋件固结而成。基坑周围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使用前需要做稳定性检验。下列地点不设置基准占.J\•①地下水位较高易受水淹的地点;②地下土质松软的地点;③距铁路、公路30m较近,容易受到行车振动的地点;④易受到施

4、工毁坏的地点;⑤地形起伏较大不便观测的地点。3.2.2基准点测量方法(1)测量仪器设备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测量应采用具有自动照准、自动记录功能的高精度徕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2)主要技术要求(3)观测注意事项观测注意事项如下:①全站仪在观测前要进行仪器检校,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仪器检校②观测要做到三固定,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测量设备、固定观测测站;③仪器必须严格对中整平后在进行观测;④观测时,目标必须清晰稳定;⑤观测前,仪器需要在外界放置一段时间,待自身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⑥观测时应尽量避免受外界干扰,严格按精度要求执行。4基坑监测4.1围护桩顶及坡顶水平位移监测4

5、.1.1监测点布设(1)围护桩顶监测点布设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一般布置在围护桩的冠梁上,测点间距20m,基坑中部、阳角处应有测点,每边测点不少于3个。监测点埋设时注意与基准点间的通视,保证监测点顶面的水平;监测点埋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处理,并用明显标记标示出点位。(2)坡顶监测点布设基坑南、北两侧采用放坡开挖形式,在坡顶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埋设采用植入钢筋,周边用水泥砂浆固定的方法,为保护测点不受碾压影响,坡顶水平位移标志采用窖井测点形式。4.1.2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围护桩顶、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拟采用视准线法、ZN法或极坐标法观测(根据现场观测条件及精度情况合理

6、确定),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4.1.3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各期监测点的平面坐标值,计算出垂直于基坑方向的位移并计算各期变形量、变形速率、累计变形量等数据。绘制每一点的位移量与时间的变化曲线,依此来判断随着基坑的开挖,围护桩体的变形情况,如变化过大坑外地表数十米范围将会幵裂,影响周环境安全。4.2围护桩顶垂直位移监测4.2.1监测点布设围护桩顶垂直位移监测的监测点可单独埋设,也可与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的监测点共用。4.2.2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围护结构桩(墙)顶垂直位移监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4.2.3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前应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并按严密平差的方

7、法进行水准计算。(1)数据分析通过变形观测点各期的高程值计算各期沉降量、各期变形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4.3围护桩体水平位移监测4.3.1监测点布设(1)布点原则沿基坑周边桩体内每20m〜50m布设观测孔(测斜管),基坑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部位应有测点。(2)埋设方法将测斜管直接绑扎固定在围护桩钢筋笼上,与钢筋笼一同入槽后,浇注混凝土。孔深应与钢筋笼一致,测斜管与围护桩钢筋笼的连接必须十分稳定,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测斜管与钢筋笼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