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已尽而意无穷[论文]

课已尽而意无穷[论文]

ID:21985109

大小:1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6

课已尽而意无穷[论文]_第1页
课已尽而意无穷[论文]_第2页
课已尽而意无穷[论文]_第3页
课已尽而意无穷[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已尽而意无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已尽而意无穷课已尽而意无穷课已尽而意无穷课已尽而意无穷江苏徐州睢宁县睢城镇常青小学(221200) 王飞跃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固然需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需要有高潮迭起的教学过程,但也需要有让学生回味无穷的收尾。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不重视课堂的收尾,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浪费了大好的教育时机。那语文课如何收尾呢?一、音乐,让“意”无穷音乐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两千多年前,孔子因陶醉于音乐而不知肉味;俞伯牙因一曲《高山流水》而结识钟子期。同样,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音乐来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回味无穷。《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歌

2、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它们教学重点应放在诗歌情感、韵律、意境的欣赏上。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诗歌韵律,体会诗歌情感。在即将结束之时,我再一次地播放音乐(引入时已播放一次),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闭眼想象,想象夕阳下北海公园欢乐的情景,体会有了党的关怀,我们少年儿童健康、幸福成长的美好情感。这样,孩子们在欣赏音乐中,在想象画面中,在体会情感中,结束了本节课。课虽已结束,但歌曲在他们口中还不断吟唱,美好的情感还在心中不断延伸。在我们的教材中,

3、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教学完《我们爱你啊,中国》,我们可以播放《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来收尾,以此再一次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教学完《大江保卫战》一课,我们可以播放《为了谁》来收尾,再一次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战胜洪水的气概……总之,利用音乐来收尾,可以再一次地触动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回味无穷。二、朗读,让“意”无穷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朗读这一手段不仅可以用在导入阶段,也可以用在收尾之处。《西湖》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西湖那美

4、丽的景色,读来景美语言美,让人回味无穷。如何让学生在领略到西湖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语言美呢?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美读的指导,在收尾处我仍不忘利用朗读手段来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魅力。师:亲爱的同学们,古人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就是说,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美丽迷人。同学们,你们觉得呢?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心去体味那优美的语言,去欣赏那西湖的美景。(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读体会。)通过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丰富画面、积累语言、提高语文

5、素养。恰当地把朗读运用在收尾处,会取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三、补白,让“意”无穷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有很多空白点。如果我们能发现、抓住这些空白点,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补白,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深化文章主旨,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与体会。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是这样收尾的:师:肖邦至死也没有忘记老师和同学们的叮嘱,他做到了。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里肖邦只说了一句话,这样一个满怀爱国热情的人,用他的音乐在倾诉。你听出了他说了些什么吗?请拿起你的笔,写下来。(再次播放《革命练习曲》。学生练笔。)最后在交流中结束

6、了本节课。通过这几分钟的写作练习,我想,不仅锻炼了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孩子们对肖邦的认识,一个热爱祖国的高大形象再一次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再如,教学《船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收尾: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茫茫大海,但他那伟岸的形象会深深地烙在每一位船员和乘客的心中。想象一下,十年后,当年的见习水手克莱芒捧着一束鲜花,来到哈尔威船长的墓前,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随后进行练笔。这样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那舍己为人的精神,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7、?四、延伸阅读,让“意”无穷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利用这个例子举一反三,来引导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因此,我们要根据文章的特点,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阔视野,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负荆请罪》这一篇课文,它是《将相和》中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在结束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廉颇看到蔺相如官职比自己高而不服气,那是什么原因让蔺相如的地位如此之高呢?其实,这个故事只是《将相和》中的一个,它还有两个故事,你们想不想看?课后请同学们看一看《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以上是我常用的课堂收尾方

8、式。收尾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而是要想方设法把结尾收好,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出“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佳境,让学生回味无穷。(责编 韦 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