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测量

生命体征的测量

ID:21989873

大小:48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1

生命体征的测量_第1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_第2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_第3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_第4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体征的测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命体征的测量概述生命体征是体温(temperature)、脉搏(pulse)、呼吸(respiration)、血压(bloodpressure)的总称。生命体征测量的意义:了解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生命体征的测量二生命体征的测量评估用物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评估病历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异常检查结果;近期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患者在30分钟内无剧烈运动、未行冷热敷及淋浴。选择测量部位:检查肢体活动度,有无皮肤破损、动静脉造瘘及偏瘫、

2、功能障碍。患者意识情况,是否可与护士配合。用物准备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治疗车、快速手消;体温计、弯盘、有秒针手表、血压计、听诊器(必要时准备棉球)记录单、笔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体温计电子体温计鼓膜式体温计水银体温计血压计汞柱式血压计电子式血压计操作步骤1、核对并向患者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给予舒适、安全卧位,并注意保暖。2、测量体温(腋温)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患者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测量时间10分钟。记录:如36.5℃根据部位划分

3、,体温测量有哪三种方法?2、测量体温口温腋温肛温部位舌下热窝腋窝正中直肠方法闭口鼻呼吸屈臂过胸润滑肛表插入肛门3~4cm时间3分钟10分钟3分钟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忌口温测量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忌腋温测量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心肌梗死者禁忌肛温测量3、测量脉搏协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患者的桡动脉表面,一般患者计数30秒。脉博短绌:须两人同时测量操作,听心率者指示起停,计时1分钟

4、。记录方式:“心率/脉率次/分”,如140/98/次/分4、测量呼吸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患者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一般患者计数30秒。呼吸微弱:将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min。记录方式:如18次/分5、测量血压a体位: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协助患者暴露被测肢体,伸直肘部,手掌向上。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计零点处于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b缠袖带放平血压计,开启开关,将袖带的气袋中部对着肘窝平整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

5、窝2~3厘米,松紧度以插入1指为宜。c注气戴好听诊器,先触及肱动脉的搏动,再将听诊器的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处,关闭压力活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20~30mmHg(2.67~4.0kPa)。d放气缓慢均匀放气(水银柱下降4mmHg/秒),视线与水银面保持一致。第一声动脉搏动音时:收缩压;动脉搏动音消失时:舒张压。记录:收缩压/舒张压,mmHge整理用物测毕,解去袖带,驱除余气,关闭压力活门,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盒盖向右倾斜45°,使水银回流入水银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操作步骤6、取回体温

6、计,读表正确,放入消毒液中浸泡。7、向患者告知测量值及注意事项。8、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处理用物。成人生命体征正常值腋温(temperature)T36.0~37.0℃均值:36.5℃脉搏(pulse)P60~100次/分均值:72次/分呼吸(respiration)R16~20次/分血压(bloodpressure)BP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注意事项测量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测量时间15分钟。测前应安静休息30分钟,排空膀胱,避免情绪紧张、

7、激动、剧烈运动及冷热刺激。为婴幼儿,危重病人测体温时,护士应守护在旁。如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口服大量蛋白水或牛奶,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给服大量韭菜等粗纤维食物。注意事项测血压充气压迫时间不能过长,而使血压升高。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重测时,待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小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须认真测量,因为这是基本生命体征。流程:评估→准备→操作→整理→记录。新病人的首次生命体征很重要。在四个体

8、征中,最重要是脉搏和呼吸,但最容易轻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