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考点(1)

高考~小说考点(1)

ID:22013030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6

高考~小说考点(1)_第1页
高考~小说考点(1)_第2页
高考~小说考点(1)_第3页
高考~小说考点(1)_第4页
高考~小说考点(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小说考点(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小说情节结构一、考纲和命题解读1.《考试说明》对小说结构(情节)有何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要求?分析作品结构: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考试说明》要求“分析作品结构”,就小说而言,主要指分析小说情节结构。它要求考生能概括情节,分析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2.高考小说情节题命题有何特点?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也是小说阅读的起点和基础,因此是高考小说命题的重要内容,其命题特点主要有:(1)命题角度有二:一是立足于情节本身,如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情节的内在关联及情节构筑特点和技巧;二是着眼于情节为表现主题、塑

3、造人物服务,如分析某情节的作用等。(2)切口小:不大选择全篇情节考查,大都选择关键处的一句(或一段)文字,要求联系上下文,对情节作综合或单独分析。(3)也可以把情节安排的作用和合理性作为探究题的探究点。二、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三种:①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②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

4、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三、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小说情节的结构除去情节本身,还有以下要素:1.线索。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2.情节安排的技巧。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铺垫、点题等;常用技巧有悬念法、

5、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抑扬法等。四、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为情节发展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1.小说开头段的作用像散文那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分析时既要把握该段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又要结合下文的故事情节。小说开头常用的两种方式:①悬念式。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②写景式。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渲染

6、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

7、2.小说中间段(情节)的作用从以下三点考虑:①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主要是照应和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在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后呼应。②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暗示或突出了主题(某种社会现象)如《骆驼祥子》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③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性格的关系——变现

8、了人物精神、性格等。如《水浒传》写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给读者以武松会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着安排哨棒被打断,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边,两手揪住老虎头皮,按在地上,提起铁锤般的拳头,打得老虎眼、口、鼻、耳七窍流血的情节,有力地彰显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3.小说结尾段的作用小说结尾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出人意料式。这种结尾,从结构安排上看,能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②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这样的结尾能够让读者充分地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③补叙式。

9、这种结尾常有对上文情节的呼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④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⑤令人感伤式。这种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很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从表现效果上看,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⑥大团圆式。这种结尾,从表现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感情体验上看,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的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小说中的环境作用一、考纲和命题解

10、读1.高考对小说环境考点有何要求?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2.高考小说环境描写题命题特点是什么?常见的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