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

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

ID:22040383

大小:7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6

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_第1页
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_第2页
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_第3页
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_第4页
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信息加工理论指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将注意到的信息由工#记忆转存到长时记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时间进行思考记忆。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语课堂中的两个教学片段,展现丫学生缺乏思考时间的问题,提出了多给学生点儿关注和思考时间的解决办法,以此真正做到“育人”的本质。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思考;育人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61-02在小学五年级“新起点”英语上册Unit5ShoppingLesson25的一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教学片段。这两个片段都是小学英语课

2、堂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着教师忽略学生思考的问题。一、两个“yes”教师在PPT上呈现了Tom’sStationeryShop的图片后,师生进行了如下的对话:T:Theredbackpackis200yuan,Ionlyhave85yuan,Ican’tbuyit.Buttheblueoneisonly50yuan,Icanbuyit.OK,theblueoneis50yuan,theredoneis200yuan.Now,wecansaytheblueoneischeap,theredoneisexpensive.Doyouunderstand?S:Yes.观

3、察中发现,几乎全部学生都能认读“cheap”和“expensive”两个单词,但当教师问“Now,look,howmucharetheshoes?”时,学生只能回答“Theredshoesare20yuan.Theblueshoesare1000yuan.”不能像教师那样总结出20yuan的是cheap,而1000yuan的是expensive,无奈之下教师只能自己陈述:“Sowecansaytheredshoesarecheap,andtheblueoneareexpensive.最后教师问:“Doyouunderstand?”全班再一次陥入了小?并且零散拖拉的回答“y—e—s'

4、学生对这两个“Doyouunderstand?”的回答都是“yes”,这显然是肯定回答,但全班36名学生的集体回答,本应是统一、整齐、响亮的,结果却是零散、拖拉、低沉的。中国当前的课堂,虽然逐步从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的权威地位仍不可轻易撼动,“教师即权威、知识代言人和真理的化身”。[1]面对教师提出的“Doyouunderstand?”虽然可以回答“no”,但当前的小学生,一部分会选择沉默,而另一部分则会“轻声细语”的回答“yes”,因为教师确信自己己经将知识讲得很透彻,学生应该是“understand”的,而学生也清楚教师希望的回答就是“yes”。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

5、,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老师想要我说什么”的思维方式,而非“我应当说什么”。[2]二、两次“沉默”学习完“cheap”和“expensive”之后,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听力材料,内容为主人公Mary想要购买的8个学>J用品。学生在完成ListenandTick后,师生进行了如下的对话:T:WhatdoesMarywanttobuy?SI:Marywantstobuyapencilcase.S2:Marywantstobuyabackpack.T:Payattentionhere.Therearethreegroups.Lookatthefirstgroup,therearctwowo

6、rds,right?S:...T:Inthesecondgroup,therearetwowordstoo,butweputthemtogether,clear?S:...T:Andthethirdgroup,theyarcendingwith“er”.根据教师的说课得知,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观察单词并分组,从而发现规律,初步感知构词法,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但实际上,教师在呈现这8个单词吋就已经将组分好,然后自己概括了毎组单词的共同特征。教师每概括完一组单词,都会问学生“Right?”"Clear?”并期待得到肯定的回答,事实上,学生并未理解,因为这些共同特征不是学生自己探究

7、出来的,他们的大脑里可能有其他的分类,但教师在讲授时,只是一味的“牵着”学生走,既没有给学生时间进行观察分析,又“强迫”学生认同教师的分类,学生对教师的总结本就一头雾水,对于教师的“Right?”“Clear?”更是无暇顾及。教师省略了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而发现规律的学>J过程,所以学生只能在教师陈述时抓紧时间看,抓紧时间想,抓紧时间概括总结。教师这种快节奏的直接传授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将这种需要自主探索才能理解的知识直接“塞”给学生,教学目标又如何能实现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