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

ID:22044153

大小:20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_第1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_第2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_第3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_第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要点诠释: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②单位符号及换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000m=103

2、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1μm==103nm2.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

3、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要点诠释: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2.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3.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

4、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4.截取法(化整为零):  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5.替代法:  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要点三、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有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时间的单位,比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月圆月缺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确定了更加稳定并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接受的标准,并有了更加先进的测量工

5、具。要点诠释:  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时(h)分(min) 毫秒(m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  2.时间的测量工具  (1)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停表来计时,停表与普通表不同之处:普通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是在不停地走动,而停表指针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观察一下秒针的走动情况,使用停表先按动启动按钮,停表开始计时,再按停止按钮停表即停止,显示时间间隔。  (2)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钟等。近代有机械钟、石英钟,现在

6、有电子表、光电计时器。要点四、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要点诠释:  1.误差: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环境和测量者的不同,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可以通过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我们实验室做实验时采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2.错误: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错误是不该发生的,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便可以避免;错误不叫误差,误差也不是错误。【典型例题】类型一、长度的测量1、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

7、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答案】A【解析】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m;故8m符合生活实际;故A正确;教室的长度一般在15m左右,达不到30m;故B错误;单人课桌长在1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m左右,不会达到2.8m;故C错误;物理课本厚约1cm,达不到10cm;故D错误。【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

8、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举一反三:【变式】在下面各题中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门的高度约20()2、课桌的高度约750()3、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4、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70()5、教室每层楼高约33()6、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5()7、练习册的长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