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

ID:22057841

大小:1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6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0ZQN/JS-01-2012安徽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JZ—3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2012-3-10实施2012-3-10发布安徽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发布1細12术语和定义13缸祕14施工工艺2546成品保护措施4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58t员己M5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厂房(包括火力发电厂高大和重要的建、构筑物)的变形测ft。高层建筑,核电工程可参照执行。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变形观测deformationsurvey对建(构)

2、筑物及其他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2.2沉降观测点settlementobservationpoint设在被测建(构)筑物上能反映其沉降特性的地方,作为该建筑物沉降观测H标的固定标志。2.3倾斜测量declivitysurvey;ti11survey对建(构)筑物屮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偏离大小、偏离方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2.4裂缝测量gapsurvey对建筑物的墙、柱,因受差异沉降或其他外力影响而产生裂缝的宽度、长度、走向等进行的测:W:工作。

3、2.5水准基点basicbenchmark;datumbenchmark垂直位移测量中作为测定测区内各级水准点、观测点高程依据的基准点。2.6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s设置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测量用的固定标志。3施工准备3.1人员准备根据工程的大小,相对配置人员,一般电厂人员配置见表1:表1职务或工种人数职务或工种人数测量负责人1测量技术员1高级测量工2初级测量工23.2技术准备:掌握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情况,编制作业指导书,在施工屮布罝好基准点、观测点点位。3.3材料准备沉降观测

4、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厂房(包括火力发电厂高大和重要的建、构筑物)的变形测ft。高层建筑,核电工程可参照执行。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变形观测deformationsurvey对建(构)筑物及其他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2.2沉降观测点settlementobservationpoint设在被测建(构)筑物上能反映其沉降特性的地方,作为该建筑物沉降观测H标的固定标志。2.3倾斜测量declivitysurvey;ti11su

5、rvey对建(构)筑物屮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偏离大小、偏离方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2.4裂缝测量gapsurvey对建筑物的墙、柱,因受差异沉降或其他外力影响而产生裂缝的宽度、长度、走向等进行的测:W:工作。2.5水准基点basicbenchmark;datumbenchmark垂直位移测量中作为测定测区内各级水准点、观测点高程依据的基准点。2.6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s设置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测量用的固定标志。3施工准备3.1人员准备根据工程的大小,相对配置人员,一般电厂人员配

6、置见表1:表1职务或工种人数职务或工种人数测量负责人1测量技术员1高级测量工2初级测量工23.2技术准备:掌握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情况,编制作业指导书,在施工屮布罝好基准点、观测点点位。3.3材料准备角钢、圆钢、铆钉、矩形白铁皮等材料。3.4主要测量设备根据工程的大小,相对配置设备,一般电厂人员配置见表2:表2名称数呈名称数量水准仪1套记录夹2个经纬仪1套钢卷尺(5m)2把精密水准仪1套三角板2副对讲机4套测量伞1把计算器2个尺垫2个3.5作业条件观测点埋设稳固后,即开始根据水准基点测设各观测点的

7、高程。以后nJ•根据施工进程,每完成一层和增加一次较大荷载之后都要进行观测。竣工之后,可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定期进行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4施工工艺4.1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一水准基点的布设一观测点的布设一观测->观测成果整理一分析成果、整理归裆4.2施工工艺4.2.1施工前准备好测量器具、材料及编制好作、Ik指导书。4.2.2水准基点的布设一般巾三个水准基点组成一组,以便相互检核。水准点应埋设在受压、受震和沉降范围以外,埋设深度应在冰冻线以下0.5m,以保证水准基点的稳定性。为了便于观测和保证精度,水准基点离观测点的距离应不

8、超过100m。4.2.3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情况而定,特别是点的位置应考虑对建筑物的沉降要具有代表性,并能控制各个不同方向和区域为宜。对于民用建筑,通常沿外墙每隔l(T20cm布设一点,此外在房屋转角处及沉降缝两侧也需布设观测点。对于工业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