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

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

ID:22059533

大小:63.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_第1页
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_第2页
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_第3页
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_第4页
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C型梁薄壁结构轴向冲击性能研究【摘要】针对c型梁这一金属开口壳体结构应用于飞机客舱地板以下的支撑单元的情况,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该型结构存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几何参数对C型梁冲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C型梁的各种几何因素与冲击失效形式、初始峰值载荷以及比吸能之间的关系作为工程研究所用。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C型梁;金属开门壳体结构;适坠性;冲击特性C型梁作为一种金属开口壳

2、体结构,具有变形稳定、承载力稳定、变形行程长、初始冲击力小、取材方便、易于更换、结构简单以及比吸能高等优势,受到了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结构被广泛用于飞机客舱地板下的支撑单元,能吸收大部分的撞击能量,使机身获得很好的冲击失效模式。c型梁这种金属开口壳体结构具有开口不封闭和非对称的截面形式,其几何参数对其冲击性能的影响较大并且存较明确的变化趋势。本文对该型梁的冲击特性进行了探宄和分析。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来模拟对C型梁的冲击试验,冲击吸能性能分析指标包括结构失效形式、峰值载荷以及比吸能。根据飞机适坠性实验的设计标准

3、,飞机迫降的垂直接地速率一般在7m/s到10m/s之间。在飞机客舱载重配置上要求平均分配到每个支撑杆上的质量不超过500kg。根据这一标准,本次研究设定冲击速率为7m/s,冲击质景为400kgo1几何参数的配置C型梁的长度L,厚度C,腹板宽度A以及缘条宽度B将会在初始参数的基础上被单独进行考虑以获得对冲击特性影响的最佳结果,得到参数优化的水平确定范围。参数设计要确保参数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毎次实验中仅仅变化一种因素水平,其他因素保持同定不变,己减少多因素水平的干扰误差。这种设计思路是参数变化设计的线性思维。在多因素优化设计中这种线性思维被经常用来确定参数的性质并据此得到参

4、数优化的范围。厚度设为以0.2毫米的问隔从1.2毫米变化到2毫米,长度以100毫米的间隔从300毫米变化到700毫米。两种变量腹板宽度A和缘条宽度B被选择来比较不同截面的C型梁的结构破坏性质。腹板A被设为41毫米,82毫米,123毫米以及164毫米,缘条宽度根据不大于腹板宽度的原则设为15毫米,21毫米,41毫米以及82毫米。所有的这些参数变化都是在相对独立的情形下,在初始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加以变化,通过控制相应的变量变化,来得到某些制定参数对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将根据这些结果从中得到集几何参数与冲击性能的影响关系。2冲击性能分析本文主要研究C型梁的几何因素对变形模式

5、、力学行为以及吸能特性的影响,其衡量指标分别为失效变形形式,初始峰值载荷和比吸能。这些因素是梁结构的主要冲击特性和适賂性能优化设计的主要指标。图2所示的是C型梁受冲击的结构变形图和载荷变化过程,其冲击反应曲线非常典型。从图中我们能看到两种不同的变形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连续变形阶段,初始载荷比较大,这表明了初始最大加速度出现在撞击事件的开始,并且在接下载荷连续降低,第二阶段,称为全面屈曲阶段,载荷变化出现一系列的峰值和谷值,梁的缩变会出现褶变直到位移后期载荷变化过程非常平缓。载荷曲线与梁的失稳变形有着对应的关系,载荷曲线中的每一次峰值都对应在失稳变形的一次褶变,形成了一个

6、新的褶变点。初始峰值载荷是载荷变化曲线与加速度变化曲线的第一个载荷峰值,这是分析C型梁冲击特性的重要参数,其对C型梁的适坠性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并影响到梁所支撑的客舱乘客的生存能力非常重要。根据图3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横截面几何尺寸下,不同长度的C型梁初始峰值载荷变化范围很窄,几乎保持不变,这意味着长度对初始峰值载荷几乎没有影响。初始峰值载荷与腹板宽度、缘条宽度以及梁厚度均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横向截面的儿何尺寸对c型梁的峰值载荷呈递增函数关系。图4所示的是不同几何因素变化得到的比吸能变化。随着梁长度的增加,梁的失效变形将更快的进入第二阶段即全面屈曲阶段,而相比全面屈

7、曲阶段,第一阶段能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我们的结果很好地吻合了这一理论。当长度是600毫米和700毫米时,比吸能几乎不再变化。失效形式对能景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这将影响到其他因素对能量吸收影响的分析。随着梁厚度、缘条宽度的增加,比吸能都呈现线性增加的变化关系。3总结(1)C型梁的冲击失效变形可以明显的分为连续变形阶段和全面屈曲阶段。在第一阶段冲击载荷将随着褶变的出现不断产生峰值,毎一次峰值载荷的出现都对应着一次褶变的产生。在第二阶段冲击载荷基本没有大的起伏,甚至保持恒定,在这一阶段梁变形主要是的褶变点的持续崩溃模式,不会再产生新的褶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