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模式探究

农村养老模式探究

ID:22067058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农村养老模式探究_第1页
农村养老模式探究_第2页
农村养老模式探究_第3页
农村养老模式探究_第4页
农村养老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养老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养老模式探究:F840.6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10-000-02    摘要我国从跨入新世纪开始,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逐年增长。农村的老龄人口更是以比城市更快的速度增长,另外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在变化的家庭结构、社会环境中受到冲击,农村的养老面临资金缺乏、老年人需求特别是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因此,本文通过对江苏江阴地区的养老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一种针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模式——俱乐部式的养老模式,即通过农民的自愿参加成为会员,享受俱乐部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履行一定的义务,形成一

2、个由老年人组成的老年生活互助团体。并结合农村的具体环境对其进行优势分析。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马斯洛需求层次农村养老俱乐部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  通常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该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是否占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是否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根据这个标准,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

3、.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百分点。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农村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口比例达到8.1%,高于镇6%和城市6.7%的水平,农村老龄化人口占总老龄人口的67.4%。从统计数据来看,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高,增长速度也更快。  根据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剖析,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速度快,老龄化程度高;二是未富先老。这两个特征,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以上的人口数据是第一个特征的写照,第二个特征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的模式下也表露无疑

4、。以最简单的恩格尔系数来看,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5%,农村居民家庭为41.0%,城乡的生活水平的差距可见一斑。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的养老状况不容乐观。  二、农村养老现状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因为这五类需求存在着重叠,故而从三个方面论述调查中的农村养老现状。  首先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所需要的资金来看农村养老的资金现况。传统的家庭养老,养老资金就是子女收入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养老也逐步兴

5、起。根据调查区域江阴市的实际状况(其他地区只是在时间上有差异),以2010年为界,将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为制度发展思路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为主,辅之以乡村集体补助,这一制度没有体现国家财政的支持,实际上是农民个人储蓄,是居民自养。现阶段,调查区域江苏省江阴市,根据国家《社会保险法》规定及江苏省、无锡市相关要求,在2009出台了“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并在2010年全面实施。江阴地区通过制度安排,将过去农村养老保险纳入了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城乡一致性,是惠农的一大

6、进步。但是,这一制度安排仍旧有着不可忽视的不足:首先,是缴费标准的6个档次,从100元到1100元的差距,仍旧走不出保富不保贫的困境,当下农民因没有稳定的收入第一选择依旧是最低档次的缴费标准;其次,养老金统归市级财政专户管理,在CPI高涨不下的情况下,其抗风险能力和保值增值的能力也让人担忧;再者,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居民个人账户的缴纳负担较为沉重,特别是没有工作单位的居民月缴费159.04元,以8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看,占到了月收入的19.875%,但是这部分人实际上是没有收入的。  其次,从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方面来看,农村老年人

7、与城市老年人横向对比更为缺乏,纵向对比更是今非昔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农村也“崭露头角”。由生活的时代不同所导致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生活节奏的不同,给代际之间的交流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农村的生活节奏的骤变,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只是生活规律的改变,更多的是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不适应、不安全和无归属感。另外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空巢老人一方面面临着生活自理问题、另一方面在孤独的环境中常常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这些调查中出现的情况,实际上是老人们常年得不到亲人的关爱所致,农村中经常出现的老年人自杀

8、事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如此。  再者,从需求的高层次尊重与自我实现来讲,农村的老年人也有着不一样的体验。我们常说的社会分层也存在于农村社会中,以生活条件为基础的观察显示,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