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ID:22075823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_第1页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_第2页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_第3页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_第4页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 关系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关系研究康春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00【文章】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饱受雾霾的侵袭,而作为引起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的产生又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本研究利用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PM2.5浓度与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客运量、货运量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上述城市经济发展指标与空气中PM2.5浓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PM2.5的浓度与人口数、能源强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成正比,与人均GDP、客运量、货运量及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成反比。并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

2、提出PM2.5污染的治理措施。【关键词】影响因素;PM2.5;STIRPAT模型;治理措施【Abstract】Inrecentyears,anumberofcitiessufferingfromtheinfluenceofhaze,but2.5.easuresproposedtocontroltheconcentrationofPM2.5.【Key8pt0pt;mso-layout-grid-align:none"class=MsoNormal>Factors;PM2.5;STIRPATModel;Measures1引言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特别是2013年的1月份,有4次达到30个省(区、市)被雾霾笼罩,尤其是北京,雾霾天数达26天。有报告显示,在我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能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不到1%,而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有研究表明,PM2.5正是造成这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吸附能力强,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停留、远距离输送,因而相对于较大的颗粒物而言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的主要是人为排放。有一部分来自于人类生活生产直

4、接排放,有一部分是人类排放的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了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和垃圾焚烧等燃烧过程。另外,还有其他的人为,如道路扬尘、工业粉尘和建筑施工扬尘等。由于PM2.5所造成的污染事件越来越多,有关部门纷纷采取措施控制PM2.5的排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却没能彻底化解越来越严重的雾霾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对PM2.5的排放治理进行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是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用实证方法来研究空气中PM2.5浓度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PM2.5的排放治理提出政策建议。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的健康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5、研究现状2.1PM2.5的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能源消费的增加,大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民健康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内外开始了对PM2.5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便开始对可吸入颗粒物进行研究。1985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原颗粒物质指示物总悬浮颗粒物(简称BP)项目正式修改为PMl0,并于1997年规定了PM2.5的最高限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监测X络的发展,目前国外对于颗粒物浓度预测和解析的研究越来越多。2006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对美国全国拥有5年以上(1999~2003)监测数据的PM2.5监测点,运用关键设计值模型

6、(CDV)来预测PM2.5浓度未来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可能性。Larsen等于2003年利用三种源解析模型对巴尔的摩市颗粒物中的PAH进行了解析,并对三种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2012年Minguill等对瑞士地区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正定矩阵模型(PMF)对颗粒物进行了解析。我国对于PM2.5颗粒物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分析PM2.5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但是随着监测手段的进步,对于PM2.5的浓度特征以及成分和分析研究越来越多。孙峰(2014)、陶俊等(2008)、王娟(2007)、杨凌霄(2008)对PM2.5进行采样和监测,深入研究了PM2

7、.5的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并利用模型对颗粒物进行了解析和评价。朱先磊等通过研究发现PM2.5的主要为燃煤、机动车排放、建筑尘、扬尘、生物质燃烧、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及有机物。其中燃煤尘、扬尘、有机物以及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对PM2.5浓度的影响较大。杨书申、孙珍全、邵龙义(2006)总结了国内外对于PM2.5的研究现状,认为PM2.5的和发生量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化石燃料、经济发展、工艺方法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紧密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