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

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

ID:22091804

大小:90.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27

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_第1页
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_第2页
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_第3页
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_第4页
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声乐演唱风格的艺术修养及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第1篇:中国民族声乐实践中演唱定位的认知中国民族声乐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情、声、字、腔相映生辉,浑然一体的演唱艺术,其时间延绵之长,形式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其演唱方式扎根于民间。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应体现在规范演唱技术基础之上的对民族风格、地方音乐色彩恰当合宜地把握;对民族声乐作品文词与旋律内涵等文化属性的丰富理解;演唱个性特点的充分展现,并给予合理的定位。2015年秋,在教育部和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笔者由楚北上到中国音乐学院开启为期一年的访学生涯。一年间得到了声乐导师马秋华的悉心指导,

2、积累了民族声乐演唱实践与教学的诸多经验,2016年5月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使自己在民族声乐实践的演唱定位上获得了更多的认知。一、民族风格和地方音乐色彩中国民族声乐历经百年的发展历程,从民间文化中走来、从地方沃土中走来、从历史过往中走来。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一直未曾离开过自己特定的文化土壤与环境以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这片沃土。其发展中不断汲取精髓并在传承中扬弃,也使民族声乐作品带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从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魅力。我出生在湖南湘潭,从小听着湘音、喝着湘江水长大,如何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中来定位访学音乐会?在通过自

3、己深入思考并和导师沟通后,在整场音乐会十三首作品中安排了五首极具湘韵、湘情的作品。如:湖南花鼓戏片段《闹五更》,明亮、清脆、泼辣的湖南民歌《四季花儿开》与《洗菜心》,由徐叔华作词、唐壁光作曲的《浏阳河》和傅庚辰作词作曲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此外,还选择了我的第二故乡的歌曲,恩施民歌《六口茶》、建始民歌《黄四姐》、湖北民歌《龙船调》都是极具“巴风土韵”的鄂西南地域风格代表作品。整场音乐会曲目的设计和定位是建立在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声乐作品之中,湘鄂两地的声乐作品给音乐会起着以点带面、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自身演唱教学与实践经验,笔者在《地方音乐色彩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体现》一文中以

4、湖北民歌的特点与规律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对湖北地區民歌中的地方性特色进行一番考察,论述过地方音乐色彩在民族声乐中的体现以及如何更妥善地把握好歌曲中地方色彩的不同风格与韵味。在近几年指导的民族声乐硕士生中,时刻强调体现定位适合自身地域风格和地方音乐色彩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们走进民间,尝试从家乡民歌、戏曲、说唱等音乐形式中汲取丰厚养料,挖掘出一些原汁原味的音乐作品,其中有一些民间音乐作品经过筛选整合加工后改编最终运用到学生们的毕业音乐会中。正如一个人需要有个性,一种文化也需要保存自身的独特性。不仅如此,这种文化的独特性还是个性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根基。如果这样来思考问题,那么,让每一个学生会唱

5、自己家乡的歌,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命题。如2012届的硕士研究生候洁杰毕业音乐会中演唱了家乡湖北潜江的民歌《嗺咚嗺》,其硕士论文就鄂中南民歌衬词、衬腔及其演唱进行了研究;2016届硕士毕业生郑雪帆则选取了硕士论文《多元并存、多法诠释——吕家河民歌演唱风格探析》的曲目研究中家乡的作品《双探妹》并演唱诠释。这些学生们通过合理的地方音乐色彩定位及毕业音乐会实践中生动地演唱、娴熟的方言运用,将这些极具地方韵味和音调特色的民歌作品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不但有效突出自身的地方音乐色彩和演唱优势,更是串联起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脉络,大大提升了音乐会曲目在内容上的丰富和音乐色彩上的地方性,具有耳目一新

6、的视听效果。二、文化内涵与时代属性的作品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时代属性的声乐作品是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合理定位的第二个层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词与乐是相辅相成的整体,且能够流传至今仍常为演唱都是比较雅致、抒情的作品,如本人在访学音乐会中选取的三首古诗词歌曲《如梦令》(【宋】李清照词,王超曲)、《紫菱洲歌》(曹雪芹词,王立平曲)、《幽兰操》(据唐代文学家韩愈《幽兰操》改编,赵季平曲),在语言上内涵丰富、旋律上清淡典雅演唱上朴素真情的作品,符合歌曲语言“诗化入乐”的基调。当然,即使在现代创作歌曲或者艺术歌曲中也不乏好的词乐和谐统一的作品,比如乔羽作词的《我的祖国》《思念》;闫肃

7、作词的《红梅赞》《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印青作词的《江山》《芦花》《望月》等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歌曲中语言的文学性是民族声乐演唱者在曲目定位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演唱者要细细品位其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其次,演唱的歌曲在体现时代特征上理应符合正知、正念、正能量的属性。众所周知,每一首声乐作品(包括由各个传统音乐形式改编而来的作品)的产生都具有其特定内涵和时代烙印,这就要求演唱者对作品要有所辨别、筛选与定位。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系列好的民族声乐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