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ID:22109938

大小:63.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O陈正斌(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成都610100)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反观新课改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习惯、能力、思维上的变化,而这些根木性的转变离不开教学的引领者一一教师。传统教学理念重在教师的“教”,重心在前,强调“以教定学”;新课改下的教学重心在后,更加强调学生的学,注重“以学定教”。因此,要更好的适应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对教学理念应有较大的转变。这里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的转变。一、对传统课堂的认识1、在教学方面,严格遵循教材知识,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教学是教案到黑板的搬运;内容上没

2、有对课程的整合,脱离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发挥的可能。教师备课重在知识系统性以及知识的传授,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固定模式,讲授问答多,探索交流少,照木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是一种静态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3、在目标上,强求一致,个性不能得到发展,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发展,无视学习的价值观。而且在对象上主要是班级的中等及以上学生,对学习差的学生则釆取放弃的态度。4、在组织学习方面,常常“掐头去尾烧中段”,任务多,乐趣少,课堂就是操练,不可动态生成。在课堂上,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教案中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学生聚精会祌地聆听教师的每一句话,知识

3、被动接受生成。教师永远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上唯一的中心,学生只是储存知识的容器。5、在教学评价上,“唯分数论”,对学生指责多,鼓励少,学习的自信心不能确立,不民主,不平等,师生关系不和谐。6、在教学方式上,讲解多,思考少,过多地单向活动,一言堂,学生无法参与和体验。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主要是教师的设问和学生异U冋声的冋答,或是一些没有思维深刻性的问题讨论。7、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永远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内容。综上所述,传统课堂体现了教师的强势控制,所谓“将军的战场,教师的课堂”,教师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师的掌控中,缺乏民主、平等、对话、和谐的师生关

4、系。知识的生成也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生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学力。虽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口号提了很多年,但真正在课堂上并没冇体现,绝大多数课堂仍是“师传生受”模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可见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的变化。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展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期待:师生平等对话、知识互动生成、智慧激烈碰撞、课堂妙趣横生、师生心灵融合、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课堂呈现以下特征:1、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呵护自尊,培育自信,激励自强。2、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情趣化。课堂真正能

5、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其封存的记忆,开启其幽闭的心智,放飞其囚禁的情愫。3、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使得师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相长的过4、学生激情燃烧的广场。在课堂上,人类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瑰丽风光,历史的风云变幻,伟人的沉浮拼搏精神等一一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共鸣,充分地燃烧着自己的思想激情,或痛恨,或赞美,或抒怀,或感慨,或悔恨……课堂理应成为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场所。5、学生思想碰撞的原野。充分让学生的思想体验在课堂上尽情交流、碰撞,辨别人世间的真善美,欢呼理想与美好,让学生学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6、学生放飞梦想的天堂。课堂学4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师生共同学会自信自

6、强,永不放弃,在闲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兴趣广泛,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赢得效率。课堂上师生鉴赏着人类的文化精品,陶冶着高雅情趣,精神营养不断充实,人格塑造不断完善,科学素养不断丰厚,然后放飞心灵,放飞梦想,将人类的文化精华转化为自己生存的火炬,从而成为新世纪的精神巨人。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通过以上传统课堂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讲究的是面向全体,iL每个个体都“其学融融,其乐融融”,每个个体都有不同层次的提升!真正呈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在师生关系方面努力做到以下方面:1、教师的角色定位一一主导地位。首先,什

7、么是主导,朱作仁教授认为“主导”的本意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教导,即教育、引导、指导,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上路”,全面发展;二是辅导,即辅助与疏导。针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予以辅导帮助,如流水受阻需及时疏导。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主导”地位的认识有误,认为主导就是要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安安静静的听,教师连珠炮般的发问,学生如流水般的冋答。其实这就是传统教学的“师传生受”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话语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