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ID:22110315

大小:67.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摘要: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概念仍是基础知识的重点,教学中应注意对概念中关键性的字、词的讲解,剖析概念,概括要点,从正反两方,讲清概念,防止偷换概念,理解时联系生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并在教学中前后联系、及时对比、分类归纳,形成概念体系。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所指的就是基础的重要性。重视基础知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课改中仍占据突出位置,但与以前又有所不同,新课改提倡的是将基础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初中化

2、学教学中,化学概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也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化学概念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有定义,有原理,还有反应规律等等。建立概念要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还要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将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认真推敲,充分理解。学好化学概念让学生在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知不会停留在表象,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其变化的规律,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足见,对概念理解掌握的好坏,既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然而初中学生的

3、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概念教学,讲清概念,把好这一难关,不让学生因畏难而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下是我这些年在教学实践中关于概念教学的一些尝试一、注意对概念中关键性的字、词的讲解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完整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生看来金刚石与石墨、红磷与白磷混合在一起,仍然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容易错将这些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会误将存在着不同种元素的食盐水、糖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

4、此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只能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而在讲“催化剂”这一概念时,首先强调“改变”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加快,二是减慢。为了让学生理解更透彻,还得强调这一概念中“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二不变”是指“质量”不改变,“化学性质”不改变(而不是“物理性质”),同时注意“前后”这一关键性词语不能改为“反应过程中”。这样学生理解了也就更容易记住。再如我给学生介绍酸、碱、盐的概念时,“

5、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两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04、KHS04,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K+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们不能叫做酸。而Cu2(OH)2CO3等化合物电离时产生了阴离子OH-、CO32-,同样因为阴离子并不全部是0H-,因此也不是碱。由此在介绍什么是酸和碱的时候,特别强调“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并时常用“有且只有”来代替“全部”二字加深学生理

6、解,效果还不错。但是在盐的概念中就没有“全部”二字,这也应该对学生强调。总之,讲解概念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完整性、严密性、科学性。这样才有利于培?B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二、剖析概念,概括要点,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氧化物”这一概念时,学生往往很容易注意到物质含有氧元素而忽略其他限制条件,我便以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的各物质(KCI03、KCI、MnO2、02)为例,对氧化物这一概念进行剖析:(1)物质必须为化合物;(2)该化合物组成元素只能有两种;(

7、3)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这三个条件共同构成了氧化物的定义,缺一不可,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又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1)强调“一定温度”下;(2)溶剂的量为100g;(3)溶液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4)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即溶解度单位为克。这四个限制性句子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能抓住特征,使概念

8、明朗化,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易于掌握。、正反两方,讲清概念,防止偷换概念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