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

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

ID:22115132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7

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_第1页
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_第2页
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_第3页
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_第4页
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五伦大道及其生态思想探析源于上古尧舜禹时代,并以婚姻而建立血亲关系。它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伦理规范为纽带从家庭、家族、氏族扩展到国家、社会和自然。五伦源于古人对“天地人合一”及其自然之道的认识,以仁心与睿智界定了人与人之间“两两的义务与责任”,从而构建了“仁”的道德规范,其是家庭和睦、氏族和气、社会和谐的基础。当今,随着全球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了,但五伦大道所折射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仍具有深远的生态意义。  关键词:五伦;关系;生态思想  :B222:A:1673—1573(2012)03—000

2、5—04  一、五伦涵义及其生态意义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了三位仁慈爱民的圣王尧舜禹,传说尧帝就非常重视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此处的圣人,就是古代的圣人尧帝。尧帝在位时,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出了五伦关系,并委任有贤德的大臣契(人名,尧帝时期的官员)担任司徒,在人群与各部落中推行五伦及其教化,以便形成仁善的家庭关系与社会风俗。后来,继位的舜帝(以孝悌著名)、禹帝(以治水有功)继承了尧帝的五伦思想,并加以实践推广。周朝的周

3、公、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孟子等都继承并弘扬了古代的五伦关系。  齐景公曾向孔子问政,孔子则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1]只有君臣、父子各行其道,各尽其责,家庭才能和睦,国家才能昌盛。孟子非常推崇尧帝的五伦之教,并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南宋时期的朱熹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儒学大师。他创建和振兴了四大书院中的两大书院——白鹿书院和岳麓书院。朱熹亲自为白鹿书院制定了一套学规。并将“父子

4、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定位“五教之目”。所谓五伦,即古人所谓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2]其中,忠、孝、忍、悌、信为五伦关系的基本准则。  五伦关系不仅在古代,就是在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伦理与生态意义。所谓“生”反映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人”在“土”上则为“生”(头顶蓝天,脚踏大地),“生”反映了人与土地的关系,人离开了土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人死了则入土为安。中国人从五伦到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再到木金火水土之五行,以及人体的肝肺心肾脾之五脏,不仅反映了人体自身生态运行的和谐与统一,而且还反映了家庭、社会以及天地人之间的运行规律与和谐之道。[3

5、]《易经》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4]五伦关系是从人伦上反映天道、地道,揭示天地人合一及阴阳、刚柔、仁义的本质。因此,表面上看,五伦之道揭示的是人伦关系,实质揭示的是天地自然之道,不可不深察之。五伦关系的现代生态意义有三:一是五伦关系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其关系反映了自然规律,属于“道”的范畴。和谐的五伦关系需要一定的行为准则,而这些准则是人们长期对“道”的认识而形成的行为规范,称为“德”。因此,人通过修养身心不仅能达到自身阴阳平和,而且有利于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从而扬善抑恶。可以说,五

6、伦大道是自然规律,在五伦大道中遵循天地之道是根本,这也是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二是以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为核心价值观的家庭伦理是组织(包括企业等组织)持续、国家昌盛、社会和谐的基础。三是由家庭伦理引申出来的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等社会伦理,不仅是构成社会稳定协调的基础,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天地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二、从父子有亲到仁民爱物  “父子有亲”是五伦的第一伦,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以父系为中心的家庭、家族、氏族及部落的血亲关系。“父子有亲”揭示了人伦中上一代与下一代的血缘亲属关系(即血浓于水),包括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等亲缘源于上古尧舜禹时代,并以婚姻而建立血亲关系

7、。它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伦理规范为纽带从家庭、家族、氏族扩展到国家、社会和自然。五伦源于古人对“天地人合一”及其自然之道的认识,以仁心与睿智界定了人与人之间“两两的义务与责任”,从而构建了“仁”的道德规范,其是家庭和睦、氏族和气、社会和谐的基础。当今,随着全球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了,但五伦大道所折射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仍具有深远的生态意义。  关键词:五伦;关系;生态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