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

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

ID:22115794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7

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_第1页
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_第2页
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_第3页
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_第4页
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野变异与底层书写关键词:新乡土散文;古典;诗意;底层;苦难摘要:新乡土散文最早出现在一批从农村到现代都市打工作家的笔下,用带有忧伤的话语,给读者书写那些遥远而沉重的乡村纪事,对传统的乡土散文而言,是一种颠覆性的写作。新乡土散文以原生态的方式,真实地展示了在工业文明语境下古老的农业文明的渐次萎缩,乡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与污染,以及卑微人物的人性扭曲等各种触目惊心的乡村变异景象,打破了传统乡土散文永恒不变的田园牧歌的神话,带给读者不再是美文的艺术享受,而是对乡村未来命运的忧思与更深层次的思考。:I207.67文献标志码:A:10

2、01新乡土散文的出现与20世纪90年代通俗散文的兴起有密切关系。它几乎与商品经济大潮结伴而来,新乡土散文的出现与精英文化在转型期整体失落不无关系,日常生活的原生态呈现,散文中自我的低调处理,体味着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新乡土散文最早出现在一批从农村到现代都市打工作家的笔下,他们用带有忧伤的话语,给读者书写那些遥远而沉重的乡村纪事,给读者以一种别样的感受。后来,越来越多的散文作家加入这个行列,并逐渐形成气候。他们的写作,对传统的乡土散文而言,是一种颠覆性的写作。一、古典家园里的诗意消解乡土散文有一个传统的情结,即对古典家园的模拟

3、与营造。“中国散文家在描山摹水、田园咏唱方面,实在是一群出色的审美理想主义者,在这种审美理想主义思想观照下,中国散文至少从魏晋时期,便开启了诗意散文的先河。”[1]这一审美传统在当代散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是个农业古国,中国人受古典山水田园诗和道家文化的影响颇重,尤其在老去或失意之时,无不联想到乡土。“卸甲归田”是武人们的理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是文人向往的高妙境界。乡土即古典的精神家园,已被历代文人达成共识。哪怕是“老树枯藤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只要有“小桥流水人家”,就能沉醉其中,乐而不返。虽然这是文人一厢情

4、愿的一种精神幻像,但在历代的散文创作中,文人都自觉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审美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代散文的创作,乡土就是美好的田园牧歌,因为它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乡土散文亦是美文。所以在杨朔的乡土散文中屡屡见到的都是好山好水好地方,连三年自然灾害中的村庄,都似“海市蜃楼”般仙境一般美好。这种美化乡土的文字,在20世纪80年代贾平凹的散文中达到一种极致,贾平凹的笔下的商州,简直是个人间仙境,峡谷里遍地开放“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的一层寒烟”(《访兰》)[2]。而这里的人住的地方更美:“她笑指山腰深处,我看见

5、的只是卧着的白云,竹的深绿,那白云绿竹处的人家。这道河水就从门前流来的吗?”(《空谷箫人》)[2]这种古典的诗意还继续弥漫在许多新锐的散文作家的作品中,刘鸿伏在《凝望田园》中就这样写道:“田园是一个磁场,我们一生在引力里跋涉,跋涉得好疲惫好忧伤。田园,是可以让我们进入魂天归一之境的。想起田园,我们的思想中便会很自然地呈现小桥流水,村舍牛羊,以及鹧鸪水车,还有渔樵互答的种种情景。那是一种悠远、宁静、温柔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中我们便设想自己是那生活的一分子,因而便有灵悟,便有诗酒,心中便生出一种超脱、平和的愉悦。”[3]因为如此,

6、有散文评论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纵观现当代的散文创作我们不能不看到,不管是‘五四’散文家,五六十年代散文家,还是今天的散文家,他们对‘乡村’的观照言说,都是一种‘他者’的观照言说,即都是一种‘叶公好龙’似的观照言说。而真正令乡村读者喜欢和满意的‘乡村散文’并没有多少出现,更为可笑的是,那些书写乡村散文的散文家,往往并不热爱真的‘乡村’和‘乡下人’,这同样是另一种‘二元式’的人格分裂,至今连篇累牍的所谓‘乡村散文’,充其量不过是一篇篇古代山水轻酌,田园浅唱在今天的重现。”[1]但是新乡土散文的后来出现,使这种现象得以矫正。新乡土

7、散文中的乡村世界,这种刻意营造的古典诗意氛围已经荡然无存,现实的乡村在读者面前呈现了它残酷的本质特征。这些作家大都是农民的儿子,他们绝大部分已经走进现代都市,“作为农人的后裔,在的血脉里,依然流淌着父兄滞重的血液;他们的心,依然为日日剧变着的家园而悸动。他们如实地写下目睹耳闻的故园的关键词:新乡土散文;古典;诗意;底层;苦难摘要:新乡土散文最早出现在一批从农村到现代都市打工作家的笔下,用带有忧伤的话语,给读者书写那些遥远而沉重的乡村纪事,对传统的乡土散文而言,是一种颠覆性的写作。新乡土散文以原生态的方式,真实地展示了在工业文

8、明语境下古老的农业文明的渐次萎缩,乡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与污染,以及卑微人物的人性扭曲等各种触目惊心的乡村变异景象,打破了传统乡土散文永恒不变的田园牧歌的神话,带给读者不再是美文的艺术享受,而是对乡村未来命运的忧思与更深层次的思考。:I207.67文献标志码:A:1001新乡土散文的出现与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